42.上学
小宝更厉害,他用一周的时间就把汉语拼音学会了,在学习了汉语拼音以后,就自己在字典上学习了许多汉字。
然后,他自己把《西游记》给看完了,不知道的字,就自己查字典。
一个还没有上学的孩子,在一个月内,快速学习了汉语拼音,自己查字典识字,把一本长篇小说看完,就是这个穿越者张俞都不得不感叹自愧弗如。
看完一本长篇小说,小宝的识字量大增,学习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根本不在话下,所以后期,都不需要二妞辅导他学习,他自己都能够自学。
张俞给他读《西游记》也是这样,读了十多天以后,小宝就说,他自己会看,不需要张俞读给他听了。
上学之前两天,李佳慧给二妞和小宝送来了两套衣服,两个书包。
书包不是普通的军绿色挎包,小宝的是有夹层的蓝色的双肩包,二妞的是粉红色的,也是双肩包,而且还有两层,比之前张俞买的又好看又时尚,背着还不累。
这种书包,在南市根本就买不到,是李佳慧托人在其他城市买的。
买的衣服也是,同样都是灯芯绒的,但是李佳慧买的,布料更厚实,质量更好,颜色也更好看,张俞在南市就没有见过这样好的衣服。
李佳慧给二妞买的是黄色的衣服,蓝色的裤子,给小宝买的是一套蓝色的。
从送的礼物来看,李佳慧也是用了心的,她并没有因为两个孩子是从农村来的,就买一些便宜的东西来敷衍他们。
她说这是让两个孩子上学的时候穿的。
虽然说张俞已经给弟弟妹妹买了上学穿的新衣服,但是李佳慧既然买了,并且是真诚实意的,张俞也就只能大方的接受。并且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弟弟妹妹有新衣服穿,当然是高兴的。特别是小宝,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来到城里,就有两套新衣服。
张俞见他的衣服实在是太破旧了,允许他以后天天穿新衣服。
因为有两套新的嘛!可以换着穿。
开学这天,张俞还是让弟弟妹妹穿着李佳慧买的衣服,背着她买的书包去上学。
两个孩子穿上新衣服,瞬间就变了样。就像英子说的那样,变成了城里的孩子。
二妞的羊角辫,被张俞剪成了齐耳短发。显得娇俏文静。
小宝围着二妞转圈看。
“二姐,你现在变得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二妞却道:“小宝,你不管怎么变,我都认得出来,更何况你只是换了一身衣服。”
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学校离家不远,张俞还是把他们送到了学校,毕竟是第一天上学嘛!
在学校门口,遇到了李佳慧,张俞知道,李佳慧就在这个学校教书,所以故意让弟弟妹妹穿上了李佳慧给他们买的新衣服,书包也是背的她买的。
李佳慧看着焕然一新的两个孩子,眼睛一亮,之前,两个孩子穿得破旧,一看就是农村来的,如今换了新衣服,两个孩子仿佛变了模样,原来他们长得那么清秀,一点也不比城里孩子差。
就不知道学习成绩怎么样。是不是能够跟城里的孩子相比。
不说有多优秀,最起码不是太差,否则说起来,她作为他们的亲戚,在同事面前在面子上也过不去。
告别了李佳慧,张俞先把二妞送到了他们的教室门口,再把小宝送到他所在的教室。
头天就来学校看过,小宝分在一年级1班。小宝进去以后,张俞还在教室门口张望着,见他直接走到最前面一排坐下,回头朝张俞笑着摆摆手,张俞才离开。
因为今天要送两个孩子上学,所以就让英子去摆摊。
张俞从学校直接回家,之前每次到家,家里都是热热闹闹的,现在两个孩子去上学了,家里突然变得安安静静,张俞心里也有一股说不清楚的情愫。
张俞穿书之前,曾经有一个结婚早的同学跟她说起过,她第一次送儿子上育儿园回家,心里空荡荡的。张俞那时候不理解,此时此刻,她也感受到了这种感觉。
她继续蒸昨天晚上做好的馒头。
张俞蒸好馒头,就用板车拉着给英子送去。
英子让张俞在这里卖馒头,换她回去做馒头。
张俞道:“你还是在这里卖馒头吧!凌峰说今天会把他弄的那个电器送家来,他来了,我正好可以用一下试试看。”
张俞回家以后,就开始合面。
凌峰早已经做好了合面机,把面粉和水按比例调好,放进合面机里,合上电,就可以用电器合面,不仅省力,而且合出来的面很细腻,做出来的馒头可以分层。
所以如今合面很轻松,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因为合面,把胳膊都揉得酸疼。
合面这个工序倒是解决了,在蒸馒头这件事情上,还没有解决,凌峰把那个电器调修了好多次,每次都是温控那个环节没有弄好。
结果,张俞刚刚把面合好,凌峰来了。
“大妞,这次应该没问题了,我在家里已经试过,蒸出来的馒头刚刚好。”
他把院门打开,吩咐两个人把电器抬进来。
尺寸大小都是根据张俞的要求做的,张俞为了省时,做的挺大的,占厨房的整个一面墙。
刚好,张俞把合好的面做成馒头,放进去蒸,调节好的时间是十五分钟。
时间到了,拉出来一看,完美,成功。
张俞激动的拿了一个馒头塞到了凌峰手里。
“你尝尝味道,跟炉子上蒸的是不是一样。”
凌峰吹了吹热气,咬了一口。
“嗯!是一样的。”
“凌峰,太谢谢你了,你真厉害,弄成功了。”
凌峰害羞的笑了笑。
“没有你的那些提示,我也弄不出来。”
“凌峰,之前说自己办厂子的事情,你考虑过了没有?”
“办厂子,买设备,材料,招人,还有场地,都需要钱,哪里找那么多钱?”
“你做个预算给我,具体需要多少钱?我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
“你真的想办厂子呀?”
“你不想赚钱吗?”
小宝更厉害,他用一周的时间就把汉语拼音学会了,在学习了汉语拼音以后,就自己在字典上学习了许多汉字。
然后,他自己把《西游记》给看完了,不知道的字,就自己查字典。
一个还没有上学的孩子,在一个月内,快速学习了汉语拼音,自己查字典识字,把一本长篇小说看完,就是这个穿越者张俞都不得不感叹自愧弗如。
看完一本长篇小说,小宝的识字量大增,学习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根本不在话下,所以后期,都不需要二妞辅导他学习,他自己都能够自学。
张俞给他读《西游记》也是这样,读了十多天以后,小宝就说,他自己会看,不需要张俞读给他听了。
上学之前两天,李佳慧给二妞和小宝送来了两套衣服,两个书包。
书包不是普通的军绿色挎包,小宝的是有夹层的蓝色的双肩包,二妞的是粉红色的,也是双肩包,而且还有两层,比之前张俞买的又好看又时尚,背着还不累。
这种书包,在南市根本就买不到,是李佳慧托人在其他城市买的。
买的衣服也是,同样都是灯芯绒的,但是李佳慧买的,布料更厚实,质量更好,颜色也更好看,张俞在南市就没有见过这样好的衣服。
李佳慧给二妞买的是黄色的衣服,蓝色的裤子,给小宝买的是一套蓝色的。
从送的礼物来看,李佳慧也是用了心的,她并没有因为两个孩子是从农村来的,就买一些便宜的东西来敷衍他们。
她说这是让两个孩子上学的时候穿的。
虽然说张俞已经给弟弟妹妹买了上学穿的新衣服,但是李佳慧既然买了,并且是真诚实意的,张俞也就只能大方的接受。并且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弟弟妹妹有新衣服穿,当然是高兴的。特别是小宝,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来到城里,就有两套新衣服。
张俞见他的衣服实在是太破旧了,允许他以后天天穿新衣服。
因为有两套新的嘛!可以换着穿。
开学这天,张俞还是让弟弟妹妹穿着李佳慧买的衣服,背着她买的书包去上学。
两个孩子穿上新衣服,瞬间就变了样。就像英子说的那样,变成了城里的孩子。
二妞的羊角辫,被张俞剪成了齐耳短发。显得娇俏文静。
小宝围着二妞转圈看。
“二姐,你现在变得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二妞却道:“小宝,你不管怎么变,我都认得出来,更何况你只是换了一身衣服。”
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学校离家不远,张俞还是把他们送到了学校,毕竟是第一天上学嘛!
在学校门口,遇到了李佳慧,张俞知道,李佳慧就在这个学校教书,所以故意让弟弟妹妹穿上了李佳慧给他们买的新衣服,书包也是背的她买的。
李佳慧看着焕然一新的两个孩子,眼睛一亮,之前,两个孩子穿得破旧,一看就是农村来的,如今换了新衣服,两个孩子仿佛变了模样,原来他们长得那么清秀,一点也不比城里孩子差。
就不知道学习成绩怎么样。是不是能够跟城里的孩子相比。
不说有多优秀,最起码不是太差,否则说起来,她作为他们的亲戚,在同事面前在面子上也过不去。
告别了李佳慧,张俞先把二妞送到了他们的教室门口,再把小宝送到他所在的教室。
头天就来学校看过,小宝分在一年级1班。小宝进去以后,张俞还在教室门口张望着,见他直接走到最前面一排坐下,回头朝张俞笑着摆摆手,张俞才离开。
因为今天要送两个孩子上学,所以就让英子去摆摊。
张俞从学校直接回家,之前每次到家,家里都是热热闹闹的,现在两个孩子去上学了,家里突然变得安安静静,张俞心里也有一股说不清楚的情愫。
张俞穿书之前,曾经有一个结婚早的同学跟她说起过,她第一次送儿子上育儿园回家,心里空荡荡的。张俞那时候不理解,此时此刻,她也感受到了这种感觉。
她继续蒸昨天晚上做好的馒头。
张俞蒸好馒头,就用板车拉着给英子送去。
英子让张俞在这里卖馒头,换她回去做馒头。
张俞道:“你还是在这里卖馒头吧!凌峰说今天会把他弄的那个电器送家来,他来了,我正好可以用一下试试看。”
张俞回家以后,就开始合面。
凌峰早已经做好了合面机,把面粉和水按比例调好,放进合面机里,合上电,就可以用电器合面,不仅省力,而且合出来的面很细腻,做出来的馒头可以分层。
所以如今合面很轻松,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因为合面,把胳膊都揉得酸疼。
合面这个工序倒是解决了,在蒸馒头这件事情上,还没有解决,凌峰把那个电器调修了好多次,每次都是温控那个环节没有弄好。
结果,张俞刚刚把面合好,凌峰来了。
“大妞,这次应该没问题了,我在家里已经试过,蒸出来的馒头刚刚好。”
他把院门打开,吩咐两个人把电器抬进来。
尺寸大小都是根据张俞的要求做的,张俞为了省时,做的挺大的,占厨房的整个一面墙。
刚好,张俞把合好的面做成馒头,放进去蒸,调节好的时间是十五分钟。
时间到了,拉出来一看,完美,成功。
张俞激动的拿了一个馒头塞到了凌峰手里。
“你尝尝味道,跟炉子上蒸的是不是一样。”
凌峰吹了吹热气,咬了一口。
“嗯!是一样的。”
“凌峰,太谢谢你了,你真厉害,弄成功了。”
凌峰害羞的笑了笑。
“没有你的那些提示,我也弄不出来。”
“凌峰,之前说自己办厂子的事情,你考虑过了没有?”
“办厂子,买设备,材料,招人,还有场地,都需要钱,哪里找那么多钱?”
“你做个预算给我,具体需要多少钱?我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
“你真的想办厂子呀?”
“你不想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