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荣被眼前的草帽惊喜到了,大声喊道:“我找到爹了。我找到爹了。”
大家急忙地跑着围拢了过来,近前只看到殿荣在四周扒拉着杂草,没有见到满堂的人。
殿富问:“二弟,爹在哪儿?我怎么没看见。”
殿荣稚嫩地说:“爹的草帽在那儿,爹不能走远,一定就在这里。你们快找呀。”殿荣急的竟然哭了起来。
庆堂看到了那顶破旧的草帽,他一眼就认出来是自己娘的手工活。也是二哥最喜欢的一顶,春夏秋没有一天离过手,冬天也要放置回家后第一眼能看见的地方。如今草帽在,人却不见踪迹……
二奎拿着二爷的草帽始终不离手,二爷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如今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怎能让人不痛心。
几个人又在周围扩大范围足足寻找了两天,再没发现任何东西。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悲痛地往家走去。
殿荣一步三回头,在他幼小的心里,爹就在这片荒野上躺着睡觉呢。
宁可信天妒英才,也不愿想人心难测,恩将仇报。
二奎一哭满堂一生吃过的苦从不言表,还心甘情愿;二奎二哭满堂受过的累如牛似马,还心宽体坚;二奎三哭满堂操过的心多如牛毛,还独担大梁。有米分人六成,自己留三成,还有一成喂牲口,一锅粥自己撇稀与人舀干。若不是面慈心软,怎有今天魂飘荒外,孤儿寡母望眼欲穿。青山掩白骨,无处觅忠魂。苍天怎不随人愿,空留遗憾在世间。
庆堂一行人回来后,开始办理满堂的葬礼,众相邻想到满堂平日的好,如今竟然好人难得好报,让人无限的悲伤。外人如此,更何况家人。
任富氏看着眼前都未成人的孩子们,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她不能再倒下,让孩子们成为没爹又没娘的孤儿。她一定要站立起来,带着满堂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她要做孩子身后可以依靠的山。她这样想,也这样做了。
任富氏找出满堂平时穿的旧鞋,还有那顶破草帽一起放入棺椁里,做了影葬。
人的一生只有生死是大事,其他的都是小事,满堂一生经历坎坷,本想背负着振兴家族的使命,怎奈命不顺人意,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儿寡母寄人篱下,艰难度日。
满堂的离去给任富氏几乎是造成灭顶之灾。原本满堂走时债借的钱财,任富氏用自己仅有的留存着生活的钱抵了债,殿富和殿荣被迫离开了学校,也从所居住的房子搬了出来,搬到和满堂有旧交的在五间房居住的刘善德,刘三老爷家的西厢房暂住。
刘善德的媳妇常年吃药,给他生了两个女儿,便不能再生产了。
刘家有地有牲畜,日子过得不错,他曾经也是满堂护村队的队员,他敬佩满堂的为人,怜悯满堂留下的孤儿寡母,便主动体出来收留了他们。
任富氏本就心慈面善,平日里不少周济与人,更不会辜负有恩之人。
刘嫂子体弱多病,两个女儿年纪尚小。刘家一家子的女人活计全让任富氏给包下了。
刘家的大女儿朝霞和春花一般大,两个女娃经常拿着布头和任富氏学习缝纫。
一天,朝霞拿来一块新料子对春花说:“这是我爹从长春给我买的,我娘说让二婶给我做新衣服。”
春花拿着小花布羡慕的不肯放手。她不停地抚摸着小花布。
朝霞喊:“你撒手,别把我的新布子弄脏了。”
春花说:“我手干净着呢,你让我再看看嘛。”
任富氏和朝霞娘进屋见两个孩子争执着一块布,不约而同地笑了。
朝霞娘说:“春花,让你娘给朝霞做完衣服,把剩下的布料给你。”
任富氏给朝霞做了件白底浅粉色的立领对襟小花衣,又从自己的布头里找出来许多黑色闪着亮丝的小布条,一点一点地缝制成精美的蝴蝶小盘扣。
一顿饭的功夫小花衣就做好了,朝霞急着想穿上美美哒。
任富氏笑着说:“婶婶给你做的盘扣还没弄好呢。”
任富氏干活有序,快的麻利,细的精巧,五个盘扣用了她正正一天的时间。
朝霞穿上任富氏给做的新衣服特意喊着春花两个人在村里来回走了好几圈,当农民羡慕的看着那几个别致亮眼的蝴蝶盘扣时,都夸这针线活太细致了,竟然看不出针码走线的地方。
春花仰着小脸骄傲地说:“大娘,婶子,这是我娘做的。我娘贴大饼子可香了,任小铺的大娘,婶子都爱吃我娘做的饭。”
五间房从它的村名就知道这里的人口不多,居住五户人家。
五户的女主人知道了,她们村里来了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姐,也是鼎鼎有名的任小铺开荒主家的后人媳妇,五六位女人急着跑来见见这位针线活好得无可挑剔的,也是她们望尘莫及的女人。
任富氏见朝霞和春花身后跟来一帮女人,忙着笑脸相迎,把女人们请到炕上坐,炕上摆放的各种花纸样板,一下了拉进了主客的陌生感,女人们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身体移动到最合适的地方,盘起腿认真地欣赏起来。
任富氏早已烧开了一锅开水,灌在暖瓶里,用满堂留下的大茶壶沏上榆树茶。
茶味清香扑鼻,这些女人哪知道品茶的滋味入神入意。只顾着选自己喜欢的好玩意呢。
任富氏给每人倒了一碗榆树茶说:“大家请喝些榆树茶,它能安神健脾,利尿消肿。如果有神经衰弱或者体虚浮肿的就要喝点它……”
女人们一听这茶能治病,那惊奇里夹杂着贪婪的目光都射向任富氏手里的茶碗,争抢着大口地喝着,仿佛这一口下去,五脏六腑都冲洗得干干净净。
任富氏带着儿女们在五间房立稳了脚跟。女人们愿意和她攀谈,男人们也希望自家的女人和任富氏来往,仿佛和任富氏接触的女人都会变得聪明智慧了。
任富氏手里的针线活越快越多了。今年三十晚上家里的孩子都能穿上娘做的新鞋了。
殿富天生个矮,殿荣长的都高出他一头多来。殿富每天要到任小铺挨家揽猪放,殿荣也放了两个村子的牛。
任富氏在家帮乡邻做手工活,有时也去太平山乡揽婚丧嫁娶的活计,供养家里的日用。
想着孩子大了就好了,谁知道孩子大了,难心事也多了。
转眼殿富18岁了,也该托媒婆帮忙相个姑娘了。
任富氏对大儿子说:“麦子(殿富的小名)干到年底你就别放猪了,给老邓家当小工吧。娘托十三姨给你相个好姑娘,要是相对了,来年就把媳妇娶回家。”
殿富低着头不吭声,他身后的春花高兴地拍手鼓掌笑着说:“太好了,我们也有嫂子了。”
殿富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要媳妇,就要娘。”
任富氏笑着说:“傻孩子,你看那小鸟长大了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它们要自己建个窝,找个伴,下出来鸟蛋后,再孵出它自己的孩子。人也一样,你看谁家的儿子不娶媳妇呀。等你有了媳妇,就有媳妇疼你了,你也要疼你媳妇。两个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殿富的脸红红的,害羞地说:“我要和娘过,不分家。”
任富氏笑了,说:“好儿子,娘喜欢你们兄弟们好,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不分彼此。你们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的肉呀。”任富氏说着说着眼圈泛红。
殿富见娘伤心了,忙说:“娘,等我娶媳妇了,就不让娘干活了。让娘竟吃现成的,让娘享享福。”
任富氏忙说:“麦子,那可不行,娘刚多大岁数呀,干点活不叫苦,只要你们弟兄姐妹们之间有疼有热,夫妻和睦,让我抱着更多的孙子孙女,娘才叫享福了呢。”
任富氏托了十三姨给殿富寻了一家五十里地的吴大屯,吴家的姑娘,吴姑娘父母早亡,她在大哥家寄人篱下,嫂嫂刁钻刻薄,对她非打即骂,恨不得早早把她打发了,家里也就清净了。
尽管人穷无亲戚,任富氏还是想到了公公的唯一亲弟弟任德胜,自己的三叔公公。
任富氏挎着柳条篮子,装上20多个家里攒的鸡蛋,上面盖了一层碎花布,拄着拐杖,迈着小碎步走了五里多路来到她熟悉又陌生的任小铺。
三老爷德胜在油坊看着长工们往马车上装货,叮嘱着账房记好账目。
他对大儿子福堂说:“这趟货送到长春米家铺子,赶明儿个,下趟车送长岭高德坊。别忘了把上半年的货钱要回来。”
福堂说:“嗯,爹,我知道了。上次给他们两家送货的时候打过招呼了,人家都说这趟给结账。”
德胜满意地点点头,背着手回了家。
任富氏和德胜的二儿军堂媳妇李氏(童养媳,当时刚满13岁)在屋里闲聊着,等着三叔公公德胜回来。
李氏说:“二嫂,殿富年纪也不小了,也该结婚了,等殿富媳妇娶过门,你也有个帮手,这是件好事。”
德胜听到二儿媳妇说是件好事,从外屋就问:“什么好事呀?”
当德胜进了屋才看见任富氏坐在炕上说话呢。
任富氏见三叔公公回家了,她忙起身站在地上说:“三叔,您回来了。”
德胜见到任富氏感到特别吃惊,自打分家以后有十多年没见到这个侄媳妇了。
任富氏的头发没怎么变白,脸上的皱纹却多了许多,人也消瘦了不少。
德胜愣过神来,赶紧让侄媳妇坐下说话。
没等德胜问,李氏抢先说:“爹要喝喜酒了,我二嫂的大儿子殿富要结婚了,今个给您报喜信来了,还给您拿来了鸡蛋。”
德胜忙说:“是件好事,可也用不着你这么大老远的跑一趟,让孩子过来跑腿学舌告诉一声就得了。自己家人,来就来呗,还拿什么东西呀,我这什么东西都不缺,这些鸡蛋呀快拿回去给孩子们吃吧。”
德胜的一句:“自己家人。”感动得任富氏快要哭出来了。
任富氏哪里敢坐下说话,她一直站在那里,笑着:“原本应该常来看望您,实在是……”
任富氏说到这儿卡住了,喘了一口长气,堆着笑脸说:“麦子相了吴大屯那儿的老吴家的姑娘,比麦子小一岁,姑娘没了父母,和哥嫂一过,我想年前把他们的婚事办了,三叔您看成吗?”
德胜听到这里就明白任富氏此次来的目的了,不只是送喜事那么简单,为了不让任富氏张嘴借钱,他先把门封上。
德胜笑着说:“好呀,麦子也不小了,哎,我大哥要知道他孙子要娶媳妇了,该有多高兴。每次看到我大哥的孩子们我都要难受好多天,这就是我不让他们来给我拜年的缘故。如今麦子要娶媳妇了,我这个当爷爷也帮不上什么忙,想到这儿我就难受。”
德胜说到这里眼泪真的掉下来了,他转过身去走进里屋,拿出钥匙,从地柜里拿出一个小盒子,从里拿出20元钱。
德胜走到外屋将钱递给任富氏说:“我这几年,供你这两个弟弟念书花了不老少钱,年景也不好,老农手里都没钱,麻师傅和孟师傅也走了,我的酒坊和油坊都难以维持。外面欠的债一直要不回来。过了年,这买卖还不知道能不能干了呢。不管怎么说,麦子娶媳妇我这当爷爷再紧吧也得表示、表示。咱也别按礼走了,别等结婚上喜礼单了,你就先拿回去,给孩子置办东西。”
任富氏是个明白人,自然知道从这里是借不到钱的,她陪笑道:“谢谢三叔的这片心,到正日子那天我让忠子(殿荣的小名)来接您。”
德胜忙说:“接什么,麻烦的,我让福堂赶车早早过去。”
任富氏谢了三叔回来了,德胜自然留吃饭,李氏倒是真相留吃饭,任富氏哪有心思吃饭呢……
在回来的路上,任富氏安慰自己:“哎,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借给你是人情,不借给你是本分。”
想想上次,相门户那二十元钱让任富氏哭了不知道多少次,最后在一个干活的老主道户那里债借到了,给的是高利息。
大家急忙地跑着围拢了过来,近前只看到殿荣在四周扒拉着杂草,没有见到满堂的人。
殿富问:“二弟,爹在哪儿?我怎么没看见。”
殿荣稚嫩地说:“爹的草帽在那儿,爹不能走远,一定就在这里。你们快找呀。”殿荣急的竟然哭了起来。
庆堂看到了那顶破旧的草帽,他一眼就认出来是自己娘的手工活。也是二哥最喜欢的一顶,春夏秋没有一天离过手,冬天也要放置回家后第一眼能看见的地方。如今草帽在,人却不见踪迹……
二奎拿着二爷的草帽始终不离手,二爷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如今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怎能让人不痛心。
几个人又在周围扩大范围足足寻找了两天,再没发现任何东西。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悲痛地往家走去。
殿荣一步三回头,在他幼小的心里,爹就在这片荒野上躺着睡觉呢。
宁可信天妒英才,也不愿想人心难测,恩将仇报。
二奎一哭满堂一生吃过的苦从不言表,还心甘情愿;二奎二哭满堂受过的累如牛似马,还心宽体坚;二奎三哭满堂操过的心多如牛毛,还独担大梁。有米分人六成,自己留三成,还有一成喂牲口,一锅粥自己撇稀与人舀干。若不是面慈心软,怎有今天魂飘荒外,孤儿寡母望眼欲穿。青山掩白骨,无处觅忠魂。苍天怎不随人愿,空留遗憾在世间。
庆堂一行人回来后,开始办理满堂的葬礼,众相邻想到满堂平日的好,如今竟然好人难得好报,让人无限的悲伤。外人如此,更何况家人。
任富氏看着眼前都未成人的孩子们,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她不能再倒下,让孩子们成为没爹又没娘的孤儿。她一定要站立起来,带着满堂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她要做孩子身后可以依靠的山。她这样想,也这样做了。
任富氏找出满堂平时穿的旧鞋,还有那顶破草帽一起放入棺椁里,做了影葬。
人的一生只有生死是大事,其他的都是小事,满堂一生经历坎坷,本想背负着振兴家族的使命,怎奈命不顺人意,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儿寡母寄人篱下,艰难度日。
满堂的离去给任富氏几乎是造成灭顶之灾。原本满堂走时债借的钱财,任富氏用自己仅有的留存着生活的钱抵了债,殿富和殿荣被迫离开了学校,也从所居住的房子搬了出来,搬到和满堂有旧交的在五间房居住的刘善德,刘三老爷家的西厢房暂住。
刘善德的媳妇常年吃药,给他生了两个女儿,便不能再生产了。
刘家有地有牲畜,日子过得不错,他曾经也是满堂护村队的队员,他敬佩满堂的为人,怜悯满堂留下的孤儿寡母,便主动体出来收留了他们。
任富氏本就心慈面善,平日里不少周济与人,更不会辜负有恩之人。
刘嫂子体弱多病,两个女儿年纪尚小。刘家一家子的女人活计全让任富氏给包下了。
刘家的大女儿朝霞和春花一般大,两个女娃经常拿着布头和任富氏学习缝纫。
一天,朝霞拿来一块新料子对春花说:“这是我爹从长春给我买的,我娘说让二婶给我做新衣服。”
春花拿着小花布羡慕的不肯放手。她不停地抚摸着小花布。
朝霞喊:“你撒手,别把我的新布子弄脏了。”
春花说:“我手干净着呢,你让我再看看嘛。”
任富氏和朝霞娘进屋见两个孩子争执着一块布,不约而同地笑了。
朝霞娘说:“春花,让你娘给朝霞做完衣服,把剩下的布料给你。”
任富氏给朝霞做了件白底浅粉色的立领对襟小花衣,又从自己的布头里找出来许多黑色闪着亮丝的小布条,一点一点地缝制成精美的蝴蝶小盘扣。
一顿饭的功夫小花衣就做好了,朝霞急着想穿上美美哒。
任富氏笑着说:“婶婶给你做的盘扣还没弄好呢。”
任富氏干活有序,快的麻利,细的精巧,五个盘扣用了她正正一天的时间。
朝霞穿上任富氏给做的新衣服特意喊着春花两个人在村里来回走了好几圈,当农民羡慕的看着那几个别致亮眼的蝴蝶盘扣时,都夸这针线活太细致了,竟然看不出针码走线的地方。
春花仰着小脸骄傲地说:“大娘,婶子,这是我娘做的。我娘贴大饼子可香了,任小铺的大娘,婶子都爱吃我娘做的饭。”
五间房从它的村名就知道这里的人口不多,居住五户人家。
五户的女主人知道了,她们村里来了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姐,也是鼎鼎有名的任小铺开荒主家的后人媳妇,五六位女人急着跑来见见这位针线活好得无可挑剔的,也是她们望尘莫及的女人。
任富氏见朝霞和春花身后跟来一帮女人,忙着笑脸相迎,把女人们请到炕上坐,炕上摆放的各种花纸样板,一下了拉进了主客的陌生感,女人们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身体移动到最合适的地方,盘起腿认真地欣赏起来。
任富氏早已烧开了一锅开水,灌在暖瓶里,用满堂留下的大茶壶沏上榆树茶。
茶味清香扑鼻,这些女人哪知道品茶的滋味入神入意。只顾着选自己喜欢的好玩意呢。
任富氏给每人倒了一碗榆树茶说:“大家请喝些榆树茶,它能安神健脾,利尿消肿。如果有神经衰弱或者体虚浮肿的就要喝点它……”
女人们一听这茶能治病,那惊奇里夹杂着贪婪的目光都射向任富氏手里的茶碗,争抢着大口地喝着,仿佛这一口下去,五脏六腑都冲洗得干干净净。
任富氏带着儿女们在五间房立稳了脚跟。女人们愿意和她攀谈,男人们也希望自家的女人和任富氏来往,仿佛和任富氏接触的女人都会变得聪明智慧了。
任富氏手里的针线活越快越多了。今年三十晚上家里的孩子都能穿上娘做的新鞋了。
殿富天生个矮,殿荣长的都高出他一头多来。殿富每天要到任小铺挨家揽猪放,殿荣也放了两个村子的牛。
任富氏在家帮乡邻做手工活,有时也去太平山乡揽婚丧嫁娶的活计,供养家里的日用。
想着孩子大了就好了,谁知道孩子大了,难心事也多了。
转眼殿富18岁了,也该托媒婆帮忙相个姑娘了。
任富氏对大儿子说:“麦子(殿富的小名)干到年底你就别放猪了,给老邓家当小工吧。娘托十三姨给你相个好姑娘,要是相对了,来年就把媳妇娶回家。”
殿富低着头不吭声,他身后的春花高兴地拍手鼓掌笑着说:“太好了,我们也有嫂子了。”
殿富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要媳妇,就要娘。”
任富氏笑着说:“傻孩子,你看那小鸟长大了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它们要自己建个窝,找个伴,下出来鸟蛋后,再孵出它自己的孩子。人也一样,你看谁家的儿子不娶媳妇呀。等你有了媳妇,就有媳妇疼你了,你也要疼你媳妇。两个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殿富的脸红红的,害羞地说:“我要和娘过,不分家。”
任富氏笑了,说:“好儿子,娘喜欢你们兄弟们好,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不分彼此。你们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的肉呀。”任富氏说着说着眼圈泛红。
殿富见娘伤心了,忙说:“娘,等我娶媳妇了,就不让娘干活了。让娘竟吃现成的,让娘享享福。”
任富氏忙说:“麦子,那可不行,娘刚多大岁数呀,干点活不叫苦,只要你们弟兄姐妹们之间有疼有热,夫妻和睦,让我抱着更多的孙子孙女,娘才叫享福了呢。”
任富氏托了十三姨给殿富寻了一家五十里地的吴大屯,吴家的姑娘,吴姑娘父母早亡,她在大哥家寄人篱下,嫂嫂刁钻刻薄,对她非打即骂,恨不得早早把她打发了,家里也就清净了。
尽管人穷无亲戚,任富氏还是想到了公公的唯一亲弟弟任德胜,自己的三叔公公。
任富氏挎着柳条篮子,装上20多个家里攒的鸡蛋,上面盖了一层碎花布,拄着拐杖,迈着小碎步走了五里多路来到她熟悉又陌生的任小铺。
三老爷德胜在油坊看着长工们往马车上装货,叮嘱着账房记好账目。
他对大儿子福堂说:“这趟货送到长春米家铺子,赶明儿个,下趟车送长岭高德坊。别忘了把上半年的货钱要回来。”
福堂说:“嗯,爹,我知道了。上次给他们两家送货的时候打过招呼了,人家都说这趟给结账。”
德胜满意地点点头,背着手回了家。
任富氏和德胜的二儿军堂媳妇李氏(童养媳,当时刚满13岁)在屋里闲聊着,等着三叔公公德胜回来。
李氏说:“二嫂,殿富年纪也不小了,也该结婚了,等殿富媳妇娶过门,你也有个帮手,这是件好事。”
德胜听到二儿媳妇说是件好事,从外屋就问:“什么好事呀?”
当德胜进了屋才看见任富氏坐在炕上说话呢。
任富氏见三叔公公回家了,她忙起身站在地上说:“三叔,您回来了。”
德胜见到任富氏感到特别吃惊,自打分家以后有十多年没见到这个侄媳妇了。
任富氏的头发没怎么变白,脸上的皱纹却多了许多,人也消瘦了不少。
德胜愣过神来,赶紧让侄媳妇坐下说话。
没等德胜问,李氏抢先说:“爹要喝喜酒了,我二嫂的大儿子殿富要结婚了,今个给您报喜信来了,还给您拿来了鸡蛋。”
德胜忙说:“是件好事,可也用不着你这么大老远的跑一趟,让孩子过来跑腿学舌告诉一声就得了。自己家人,来就来呗,还拿什么东西呀,我这什么东西都不缺,这些鸡蛋呀快拿回去给孩子们吃吧。”
德胜的一句:“自己家人。”感动得任富氏快要哭出来了。
任富氏哪里敢坐下说话,她一直站在那里,笑着:“原本应该常来看望您,实在是……”
任富氏说到这儿卡住了,喘了一口长气,堆着笑脸说:“麦子相了吴大屯那儿的老吴家的姑娘,比麦子小一岁,姑娘没了父母,和哥嫂一过,我想年前把他们的婚事办了,三叔您看成吗?”
德胜听到这里就明白任富氏此次来的目的了,不只是送喜事那么简单,为了不让任富氏张嘴借钱,他先把门封上。
德胜笑着说:“好呀,麦子也不小了,哎,我大哥要知道他孙子要娶媳妇了,该有多高兴。每次看到我大哥的孩子们我都要难受好多天,这就是我不让他们来给我拜年的缘故。如今麦子要娶媳妇了,我这个当爷爷也帮不上什么忙,想到这儿我就难受。”
德胜说到这里眼泪真的掉下来了,他转过身去走进里屋,拿出钥匙,从地柜里拿出一个小盒子,从里拿出20元钱。
德胜走到外屋将钱递给任富氏说:“我这几年,供你这两个弟弟念书花了不老少钱,年景也不好,老农手里都没钱,麻师傅和孟师傅也走了,我的酒坊和油坊都难以维持。外面欠的债一直要不回来。过了年,这买卖还不知道能不能干了呢。不管怎么说,麦子娶媳妇我这当爷爷再紧吧也得表示、表示。咱也别按礼走了,别等结婚上喜礼单了,你就先拿回去,给孩子置办东西。”
任富氏是个明白人,自然知道从这里是借不到钱的,她陪笑道:“谢谢三叔的这片心,到正日子那天我让忠子(殿荣的小名)来接您。”
德胜忙说:“接什么,麻烦的,我让福堂赶车早早过去。”
任富氏谢了三叔回来了,德胜自然留吃饭,李氏倒是真相留吃饭,任富氏哪有心思吃饭呢……
在回来的路上,任富氏安慰自己:“哎,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借给你是人情,不借给你是本分。”
想想上次,相门户那二十元钱让任富氏哭了不知道多少次,最后在一个干活的老主道户那里债借到了,给的是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