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殿下的茶,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冷,尤其天气日渐寒冷,一盏茶不到半个时辰便会有凉意,因而换得要勤些。”
“殿下每日辰时起床,起床后喜饮一杯白水,我们要提前一个时辰起身,清洗茶具,烧好热水,至辰时凉至半温。”
秋云每日早晨都要这样忙碌,这些天来都是如此。
只是今天与之前稍有不同,便是刘公公忽然迈步走了进来,他脸上的皱纹较之前更深了,看起来像是老了几岁,总之气质有些变化。
如果说先前意气风发,这会儿大概是审慎了许多。
“秋云,殿下在更衣了。快些。”
秋云看到刘瑾,稍微一愣,但很快恢复正常。
随后搓了搓手,又哈气暖了一下。
眼下已经入冬了,中午还好,早晨会非常的冷。
这样一路端过去,手会被冻得有些僵,万一因此有什么错漏那便是大罪过了。
刘瑾被打了板子后,今日首次当值,在太子面前也老实了许多,拿着佛尘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
朱厚照也觉得略冷,
在这个年代,哪怕是皇太子也享受不到暖气。
只能多穿几件,再批上一件红色的毛绒厚衣,
他打眼瞥了一下刘瑾,本来想说点什么,但又很难有个话头。反正这个老家伙老实了就好,哪怕暂时老实也行。
太阳远离了地平线,站在宫墙之内也已经能看到了。
天气寒冷,殿前的树全都光秃秃的,以前还有小宦官打扫一下落叶,现在是什么也没有。
“殿下,要温书吗?”刘瑾这样问了一句。
换做以前他是绝对不会想到这种话的。
“好。对了,让平安来吧。”
虽然有点早,但脑子也是清醒的时候。
平安是个将死之人。
因为那日定的规矩是谁后说,谁死罪。
而平安始终没说。
朱厚照毕竟还是现代灵魂,那种折磨人的酷刑他也很难开口,尽管果决这个性格他是有。
张永带他过来的时候,他也能见到刘瑾。
说起来,若不是那日他莫名奇妙的向刘瑾求救,
皇太子也不会因此迁怒刘瑾。
所以平安在殿里见到刘瑾,本能的就有点害怕。害怕之中还有希望,大概觉得自己嘴巴紧,什么都没说,总算是有点底线,有活着的资格。
然而今日的刘瑾也不是当时的刘瑾,他现在老实的很,不要说平安在殿下面前跪下,就是他亲爹跪在这儿,他肯定也是一点表情都没有。
“殿下,平安带到了。”
朱厚照坐在书案之前,看着跪在前边儿的人,
沉默了良久,说道:“平安……”
“奴婢在。”小宦官哆哆嗦嗦的说。
“在宫里,找靠山要找本宫这样的,才能活命,你知道吗?”
张永经上次吴宽的事,对太子已经死心塌地,忠心耿耿,所以听了这话反而觉得对。秋云是不管这些的,听了就当没听到。
这话其实刘瑾听了会觉得刺耳,
但刘瑾已经被暂时驯服,所以朱厚照说起来也无顾忌。
“奴婢糊涂!以前不懂这些,只知道听命行事。请殿下饶了奴婢,以后殿下就是奴婢的天,奴婢一定桩桩件件都听殿下的。”平安说起来有哭腔,其实也是可怜。
从他的角度来说,他能怎么办呢?
在这紫禁城里,他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哪天死了也是死于权力相斗时的波浪。
正如朱厚照要压刘瑾一样,这是东宫权力演变导致了他的下场。
“按理说,你不交代,本宫应该取你性命,不过你嘴巴紧倒也算个优点。本宫这里,确实有一件要交代于你,这事儿不容易,完成之后我会让张永送你出宫,去别的地方……等日后……日后我再调你回来。”
他想得等到他登基的时候。
平安这时候也没有其他的心思了,以头杵地,向死而生,“请殿下示下!”
朱厚照把张永召了过来,然后在他耳边低声嘱咐,
张永身子一紧,
若是以前的刘瑾说不定还会露出很好奇的神色,现在……还是一张死鱼脸。
“殿下……这样的话……”
“去吧,交代他。”
张永面容很紧肃,叫平安看了也是一慌,这到底是个什么事儿?!
办完了我还能活吗?
……
……
午后,朱厚照去陪了一下自己的父皇。
弘治皇帝每日辛苦的很,本来只有早朝,后来大臣建议要么再加个午朝,好嘛,那就再加个午朝。
下午,大约三四点钟的时候,才能得一会儿空。
从乾清宫回来的时候,他正好看到王鏊在东宫等自己。
朱厚照心中一喜,过去行了个礼,“王先生。”
“臣,见过殿下。”
上次在乾清宫,王鏊本来也是和吴宽一起,想要奏请皇帝对太子出宫微服之事有个说法。
只不过他看得多说的少。
王鏊这个人,到底还是纯粹一些,皇太子当时说了很多为百姓的话,所以他始终无法不认可这样的太子。
但说到底,也有几日没来了,相互之间好像有些尴尬的氛围。
至少王鏊是这么觉得,
当然,朱厚照还好。反正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回到暖阁里,
他还把自己练了好多遍的一副字帖拿给王鏊看。
太子的这幅认真,他王大人是亲眼所见。
每次来东宫,都是请教什么问题,要么是字读不上,要么是章句不理解,现如今隔了几天,又把自己练习的字帖拿给他,请他评鉴。
待他的态度还是和之前一样热情有礼,似乎完全不受那日的影响。
王鏊这心里一时间酸楚难忍,感动和自责一并涌上心头。
“殿下……”
“怎么了?我写的没有进步?”
他用的是没有进步这个词,因为现在不是说好坏的时候,水平在那儿,写的就是差。这又不是一两天下功夫就能做好的。
“不,殿下自然有进步,况且……”王鏊使劲张目,忍着不落泪,然后说:“况且书法于殿下本就是小节,当年宋徽宗瘦金体也算是书法中的一代名家,可他昏庸无道,误国误民,葬送了万里江山。”
说完,他才细看太子的写的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此句出自韩愈《师说》。
“王先生的话自然有道理。本宫也不是要成为书法大家,只不过若以后都歪歪扭扭,皇家的脸面何在?到时候士人还说,是本宫的老师教得不好呢,那不是给您丢脸?”
这话的意思,自然是认他王鏊为师。
王鏊心中感慨,自己倒还不如孩子坦然豁达。
“殿下言重了,能为殿下之师,那也是老臣的福分。”
“这些客套话咱们师徒之间就不必多说了。今日我是想问这一句:术业有专攻。”
朱厚照抄着手,脸色变得轻松起来,讲些故事,也让王鏊不要那么苦大仇深,像犯了大罪一样,“那日我外出微服,和一酒楼的掌柜简单聊了聊。他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挺会娶老婆。家里多子多福,有三个女儿,四个儿子。”
“这本是好事一桩,不过嘛……他那四个儿子,全都在读书,却只有大儿子堪堪考中一个童生。你说这可怜不可怜?”
有故事听,氛围总算是轻松惬意了起来。
王鏊也难得轻笑起来,“科举一途,确实是难于上青天,能得朝廷和皇上看重,着实不易。古来就有十年寒窗苦读的说法,实际上又何止十年?臣知道有些人是读了一辈子,考了一辈子,最后也难登皇榜。”
白发不第,说的就是这种。
“是啊,书读得好不好,有天分这一说。像是这掌柜家的儿子,依本宫看是中不了的,这么笨的本宫首先就不要。”朱厚照笑着轻松,但渐渐的脸上爬上愁绪,“不过,我看这掌柜是铁了心,说只要供得起一日,就读一日的书。这样下去,这一个好好的富裕家庭,岂不因此而返贫?”
王鏊一怔,他忽然明白了太子为何写那副字。
而且,吴宽那日还说,太子把微服野游和为百姓做事划了等号是一种诡辩。
本来他也是信的,但现在看来也是胡扯,即便不完全相等,太子殿下出宫去,心中也是记挂百姓的!
王鏊心中百感莫名,大概也有一种对于自己怀疑殿下的自责。
这样的太子,明明就是践行了儒家一心为民的道德观的!这样的太子他不支持拥护,还说自己是什么圣人学徒?!
“殿下每日辰时起床,起床后喜饮一杯白水,我们要提前一个时辰起身,清洗茶具,烧好热水,至辰时凉至半温。”
秋云每日早晨都要这样忙碌,这些天来都是如此。
只是今天与之前稍有不同,便是刘公公忽然迈步走了进来,他脸上的皱纹较之前更深了,看起来像是老了几岁,总之气质有些变化。
如果说先前意气风发,这会儿大概是审慎了许多。
“秋云,殿下在更衣了。快些。”
秋云看到刘瑾,稍微一愣,但很快恢复正常。
随后搓了搓手,又哈气暖了一下。
眼下已经入冬了,中午还好,早晨会非常的冷。
这样一路端过去,手会被冻得有些僵,万一因此有什么错漏那便是大罪过了。
刘瑾被打了板子后,今日首次当值,在太子面前也老实了许多,拿着佛尘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
朱厚照也觉得略冷,
在这个年代,哪怕是皇太子也享受不到暖气。
只能多穿几件,再批上一件红色的毛绒厚衣,
他打眼瞥了一下刘瑾,本来想说点什么,但又很难有个话头。反正这个老家伙老实了就好,哪怕暂时老实也行。
太阳远离了地平线,站在宫墙之内也已经能看到了。
天气寒冷,殿前的树全都光秃秃的,以前还有小宦官打扫一下落叶,现在是什么也没有。
“殿下,要温书吗?”刘瑾这样问了一句。
换做以前他是绝对不会想到这种话的。
“好。对了,让平安来吧。”
虽然有点早,但脑子也是清醒的时候。
平安是个将死之人。
因为那日定的规矩是谁后说,谁死罪。
而平安始终没说。
朱厚照毕竟还是现代灵魂,那种折磨人的酷刑他也很难开口,尽管果决这个性格他是有。
张永带他过来的时候,他也能见到刘瑾。
说起来,若不是那日他莫名奇妙的向刘瑾求救,
皇太子也不会因此迁怒刘瑾。
所以平安在殿里见到刘瑾,本能的就有点害怕。害怕之中还有希望,大概觉得自己嘴巴紧,什么都没说,总算是有点底线,有活着的资格。
然而今日的刘瑾也不是当时的刘瑾,他现在老实的很,不要说平安在殿下面前跪下,就是他亲爹跪在这儿,他肯定也是一点表情都没有。
“殿下,平安带到了。”
朱厚照坐在书案之前,看着跪在前边儿的人,
沉默了良久,说道:“平安……”
“奴婢在。”小宦官哆哆嗦嗦的说。
“在宫里,找靠山要找本宫这样的,才能活命,你知道吗?”
张永经上次吴宽的事,对太子已经死心塌地,忠心耿耿,所以听了这话反而觉得对。秋云是不管这些的,听了就当没听到。
这话其实刘瑾听了会觉得刺耳,
但刘瑾已经被暂时驯服,所以朱厚照说起来也无顾忌。
“奴婢糊涂!以前不懂这些,只知道听命行事。请殿下饶了奴婢,以后殿下就是奴婢的天,奴婢一定桩桩件件都听殿下的。”平安说起来有哭腔,其实也是可怜。
从他的角度来说,他能怎么办呢?
在这紫禁城里,他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哪天死了也是死于权力相斗时的波浪。
正如朱厚照要压刘瑾一样,这是东宫权力演变导致了他的下场。
“按理说,你不交代,本宫应该取你性命,不过你嘴巴紧倒也算个优点。本宫这里,确实有一件要交代于你,这事儿不容易,完成之后我会让张永送你出宫,去别的地方……等日后……日后我再调你回来。”
他想得等到他登基的时候。
平安这时候也没有其他的心思了,以头杵地,向死而生,“请殿下示下!”
朱厚照把张永召了过来,然后在他耳边低声嘱咐,
张永身子一紧,
若是以前的刘瑾说不定还会露出很好奇的神色,现在……还是一张死鱼脸。
“殿下……这样的话……”
“去吧,交代他。”
张永面容很紧肃,叫平安看了也是一慌,这到底是个什么事儿?!
办完了我还能活吗?
……
……
午后,朱厚照去陪了一下自己的父皇。
弘治皇帝每日辛苦的很,本来只有早朝,后来大臣建议要么再加个午朝,好嘛,那就再加个午朝。
下午,大约三四点钟的时候,才能得一会儿空。
从乾清宫回来的时候,他正好看到王鏊在东宫等自己。
朱厚照心中一喜,过去行了个礼,“王先生。”
“臣,见过殿下。”
上次在乾清宫,王鏊本来也是和吴宽一起,想要奏请皇帝对太子出宫微服之事有个说法。
只不过他看得多说的少。
王鏊这个人,到底还是纯粹一些,皇太子当时说了很多为百姓的话,所以他始终无法不认可这样的太子。
但说到底,也有几日没来了,相互之间好像有些尴尬的氛围。
至少王鏊是这么觉得,
当然,朱厚照还好。反正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回到暖阁里,
他还把自己练了好多遍的一副字帖拿给王鏊看。
太子的这幅认真,他王大人是亲眼所见。
每次来东宫,都是请教什么问题,要么是字读不上,要么是章句不理解,现如今隔了几天,又把自己练习的字帖拿给他,请他评鉴。
待他的态度还是和之前一样热情有礼,似乎完全不受那日的影响。
王鏊这心里一时间酸楚难忍,感动和自责一并涌上心头。
“殿下……”
“怎么了?我写的没有进步?”
他用的是没有进步这个词,因为现在不是说好坏的时候,水平在那儿,写的就是差。这又不是一两天下功夫就能做好的。
“不,殿下自然有进步,况且……”王鏊使劲张目,忍着不落泪,然后说:“况且书法于殿下本就是小节,当年宋徽宗瘦金体也算是书法中的一代名家,可他昏庸无道,误国误民,葬送了万里江山。”
说完,他才细看太子的写的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此句出自韩愈《师说》。
“王先生的话自然有道理。本宫也不是要成为书法大家,只不过若以后都歪歪扭扭,皇家的脸面何在?到时候士人还说,是本宫的老师教得不好呢,那不是给您丢脸?”
这话的意思,自然是认他王鏊为师。
王鏊心中感慨,自己倒还不如孩子坦然豁达。
“殿下言重了,能为殿下之师,那也是老臣的福分。”
“这些客套话咱们师徒之间就不必多说了。今日我是想问这一句:术业有专攻。”
朱厚照抄着手,脸色变得轻松起来,讲些故事,也让王鏊不要那么苦大仇深,像犯了大罪一样,“那日我外出微服,和一酒楼的掌柜简单聊了聊。他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挺会娶老婆。家里多子多福,有三个女儿,四个儿子。”
“这本是好事一桩,不过嘛……他那四个儿子,全都在读书,却只有大儿子堪堪考中一个童生。你说这可怜不可怜?”
有故事听,氛围总算是轻松惬意了起来。
王鏊也难得轻笑起来,“科举一途,确实是难于上青天,能得朝廷和皇上看重,着实不易。古来就有十年寒窗苦读的说法,实际上又何止十年?臣知道有些人是读了一辈子,考了一辈子,最后也难登皇榜。”
白发不第,说的就是这种。
“是啊,书读得好不好,有天分这一说。像是这掌柜家的儿子,依本宫看是中不了的,这么笨的本宫首先就不要。”朱厚照笑着轻松,但渐渐的脸上爬上愁绪,“不过,我看这掌柜是铁了心,说只要供得起一日,就读一日的书。这样下去,这一个好好的富裕家庭,岂不因此而返贫?”
王鏊一怔,他忽然明白了太子为何写那副字。
而且,吴宽那日还说,太子把微服野游和为百姓做事划了等号是一种诡辩。
本来他也是信的,但现在看来也是胡扯,即便不完全相等,太子殿下出宫去,心中也是记挂百姓的!
王鏊心中百感莫名,大概也有一种对于自己怀疑殿下的自责。
这样的太子,明明就是践行了儒家一心为民的道德观的!这样的太子他不支持拥护,还说自己是什么圣人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