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都要去出任务吗?”夏轻姿无意识扯着腿上的裤子,有些不舍。

    罗均辞很敏锐感觉出来了,正了正语气:“这次的任务是从二营那边接过来的,完成这次任务等明年五六月份,军属院空下来的房子就能提前分给我。”

    “媳妇你想不想住楼房?”罗均辞询问道。

    夏轻姿想起之前去部队探亲看见的新建楼房,有些好奇的问:“不是都住楼房吗?”

    “有平房,像家里一样,还有院子。”部队之前都是平房,前年才建的楼房。刚建起就有很多军属搬进去了,新建的楼房什么都是新的,电线网、厕所都很好。

    “我想住院子,可以吗?”在夏轻姿的潜意识里那肯定是院子好啊。怎么还会有人不住院子去住楼房?

    “嗯,可以。”部队的平房拆了不少,只有十几户还住着,他明年批下来的房子是楼房,但是一营副营的媳妇想住楼房,前天来找他说过想换。他没答应,想问一问自己媳妇再做决定。

    大家在这个年代对于楼房的追求是狂热的,甚至到九十年代还有只要城里一间房不要乡下一栋楼的说法。直到二零一几年有部分人才忽然对农村生活向往起来。

    夏轻姿被罗均辞带歪了话题,聊着房子夏轻姿也开始憧憬起明年去随军的事了。

    “到五六月份,还有小半年呢,好久呀。”夏轻姿在脑海里算日子,明年五六月说着不远,仔细一想还是挺久的。

    “是不是想我了?”罗均辞忽然问道。

    夏轻姿愣了愣,这还是罗均辞第一次这样问她,随即毫不犹豫的点头应声:“嗯!”

    听见自己媳妇斩钉截铁的回答,罗均辞反而有些不自在,轻咳了几声。

    “我给你邮了香肠和鱼丸。鱼丸要赶紧吃掉,不然会坏的!”夏轻姿想起自己邮出去的东西,交代道。鱼丸不好保存,而且现在的邮件也没有什么生鲜速递。

    夏轻姿用之前她了解的方法,在供销社找了很久才找到可以密封的袋子,装进鱼丸后放进水里排出袋子里的空气,可以达到简易版的真空包装。现在天气凉,她找了些冰和鱼丸一起放在铁罐子里面。随着快递北上会越来越冷,保存半个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媳妇。”

    那边忽然的声音,打断了夏轻姿的思绪,两字透过电话线有些失真,让夏轻姿不自觉的歪了歪头,耳朵有点痒:“怎么了?”

    “多留点给自己吃,我天天出任务吃不了那么多,别全部都邮给我。”罗均辞也不是什么五谷不分人情世故都不懂的人,甚至于在他十几岁之后,都是自己管着自己的吃喝,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媳妇邮的那些东西,估计自己都没有留多少全部都邮给他了。

    早些年他出来当兵的时候,家里也会邮些辣椒咸菜给他,后面奶奶年纪大了,家里事多慢慢的就没人给他邮了,自己媳妇干活慢慢吞吞的,产量实在不高,他在家就发现了。

    直到他回部队,基本上每一封邮到部队的信都会跟随着一个小包裹,每一次东西都不多,但是一点一点频繁的积攒起来,实在太多了,比他这些年出来当兵收到的所有东西都多。

    “不多啊,我弄的有点慢,每一次都要慢慢的弄上好些天,我吃一个人吃的也不多,留一点点我就能吃好久,上一回我弄的辣椒,小半罐现在都没吃完呢。而且本来就是想弄给你吃的。”夏轻姿自己清楚,她不是什么很勤奋的人,她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灌注心神。

    她爷爷是位老兵,她对于部队的关系心里多多少少都是清楚一些的,她多邮一些,罗均辞可以给战友多分一些。

    她不想她的阿辞还要羡慕别人家会邮东西,总是成为被分的那一个,夏轻姿想的很简单,就像她第一次邮吃的过去,阿辞话语间的愉悦,还说大半都被他好友抢着吃了。

    夏轻姿以前就感受过这样的生活,大学的时候,她的室友父母会给她们邮土特产,两三天一个电话,她们还会肆无忌惮的给父母撒娇,她很羡慕。

    “……”罗均辞有些说不出话,心里酸涩又带着难以言说的分量,连带着心脏一下下的跳动都格外沉重。

    很多地方夏轻姿和罗均辞都是相似的,只不过因为一个是女人一个是男人,表达的方式就会完全不一样,同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两个人对对方的好,都是想把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给予对方。

    或许换一个人,两个人都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对方的牵绊越来越深。

    挂完电话,夏轻姿动了动僵硬的腿,握电话的手冰凉凉的,心情却格外的好。

    十二月份村里又忙了几天农活,把种油菜的地翻了翻,油菜好养活,种下去按时来除草就行了。

    夏轻姿跟着干了几天,紧接着就把家里的东西都收拾了一通,给游游姜姜的窝也换了新垫子。

    十二月中旬村里来了个三轮大推车,引的附近几个村子的小孩都过来了。三轮车是是个要用手拉才能动起来的米炮机,看车的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

    米要自备,用盆装过去,一斤米收一毛钱手工费。

    每户人家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抠搜,米炮用袋子保存好,能吃到过年。半斤米就能弄才一大筐的米炮。

    皮圈滚动,每份米里都放了糖,倒进上面的漏斗里,很快就有白色的长条圆筒混着一股烤香的大米味,从侧方的长口出来,像米白色的水管。

    出米炮的那一头要有人接着,到合适的长度就掰断,这车是流动的,今年在这,明年就不一定来这个村子了,不过基本都在这一片。

    夏轻姿来的晚,张雨在她前面,弄了两斤米,比夏轻姿想象的多了一大半,装在大袋子里,比一个人都高。

    张雨家的小闺女走路已经很利索了,拿着根米炮在啃,张雨见她还在排队也给她拿了几根,夏轻姿咬了口,脆中带点特别淡的甜,和以前小学小卖部买的味道很像。

    这种事大人等了一段时间就不耐烦了,让家里小孩端着盆等,自己就走了。

    三轮车面前都是大小各异的盆,称完给了钱的,就往盆上贴个标签再往米里放糖精。

    夏轻姿是不介意,就是很奇怪,自己家买的白砂糖,和老板往里放的就是不一样,做出来味道也差些。这一点点也不会对人体怎么样。

    一连好几天大坪上都热闹的不行,直到车离开村里四处都能看见小孩啃着米炮在玩。

    村里过的是农历,夏轻姿在这呆着都不记得新历是什么时候了,村里过年有自己的章程。

    罗奶奶和杨华也来说了,二十八号做豆腐,除夕在罗父家里过。

    夏轻姿答应了,她自己一个人过的也很迷。

    二十五号,村长一大早就开了广播,喜气洋洋的和村里几个壮年出村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几个人在前面打爆竹,吹唢呐,后面四个人肩上扛着个竹椅,上面坐着一个看不清样子的雕像。

    脸部有点像川剧画的那种脸,雕像径直抬进了祠堂,放在了正对祠堂大门一直空着的台子上。

    夏轻姿也跟着罗奶奶她们,买了这边的素饼,黄纸和香烛。祠堂的唢呐声从早上六点一直响到下午五点。

    这是这一片的土地神,平常在附近的山里,临近年关就会从附近的山上请下来,一个村子停几天,两个月走遍附近十几个村庄,为人们带来明年的丰收。

    虽说不信鬼神,夏轻姿看着被供奉在两米多的高台上的雕像,心中也不由升起期盼,认真的上了香,点了蜡烛,期盼罗均辞年年平安。

    这是除了分粮食外祠堂最热闹的时候,无数的香火和蜡烛让平常空荡荡的祠堂有了点样子。

    二十八号一大早,夏轻姿就起来了,她要和罗奶奶还有几个嫂子去做豆腐。黄豆提前一天就泡好了,用村里的石磨磨开。

    一桶一桶磨好的豆浆担回家,过滤豆腐的网还有大缸都已经挪出来了,豆腐渣过滤完,豆浆倒在锅里煮,滚烫的豆浆一人一碗放上糖。

    现做的豆浆和外面兑水的豆浆就是不一样,夏轻姿捧着碗,赞叹不已。要是来点油条更好了。

    煮沸的豆浆留一盆喝,剩下的全部倒进锅里,放卤水点豆腐。这边卤水就是用自己家酸菜缸里的酸水。

    倒进去搅拌几下,放半小时就变成豆腐脑了。

    照例一人一碗,放上炒好的萝卜干和一勺拌好的辣椒水,夏轻姿吃的很开心,什么咸甜豆腐脑,辣的才是一绝!

    压豆腐的模具已经放好了,一勺勺豆腐脑倒进去,压是盆水,放两个小时就能拿出来。

    剩下的就是把用过的布、桶锅洗干净。夏轻姿洗完两块布,其他东西都已经干干净净晾在外面了,太能干了。

    弄完,又端出几个大盆,和面粉。各种粉都用一样的袋子装着,夏轻姿完全分不清,罗奶奶尝一下就能知道哪个面粉,哪个红薯粉,哪个粘米粉,哪个糯米粉。

    夏轻姿也试了试,一个味,尝的还有点渴。

    这边喜好炸的各种零嘴,糯米粉加糖,捏成圆球,放好。炸酸菜包,用米粉放晾干水分的酸菜,一点盐和粗辣椒面。还有鱼,小河虾,不同的东西裹不同的粉。

    都准备好,中午也不做饭了,把豆腐拿出来,切成一个个小方块,点火热油,把豆腐放进去炸。

    炸到外表微黄,捞一部分出来沾着料吃,喝着米酒,这样炸的豆腐,轻轻一咬,里面嫩的不行,也没有那么重的豆味。

    剩下的豆腐一直炸,炸到外表金黄,全部圆滚滚的捞起来,洒盐能放一个多月。

    夏轻姿看着,这样炸出来不就是油豆腐嘛?麻辣烫,火锅的快乐!夏轻姿咽了咽唾沫,她好久没吃过火锅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当军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茶酒生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七十年代当军嫂,十月阅读并收藏七十年代当军嫂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