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队的足球运动古浩天只把他们引进了门,就让他们自己玩去了,他又回归了原先的生活轨迹,每日里读读书作作文,偶尔调戏一下他的莲儿,日子过得优哉优哉。

    这日古浩天正在作一篇试策,突见僮仆来报,杜迁和汤隆求见。他突然想到,应该是兵器作坊出成品了,最近他一直闭关读书,倒也不曾到那作坊去看一看,便放下手头之事,随着去了前院。

    杜迁和汤隆已坐在客厅里喝茶,一旁的几案上放着几把用布包着的兵器。

    “可是作坊里出了成品?”古浩天一进门就兴奋的问到。

    “正是,现已带来,请小官人过目。”两人起身回道。

    说着,汤隆把几案上的一个布包打开,取出一把刀来。古浩天接过一看,发现样式与前番在卧虎庄得到的刀基本相似,但明显比其精细,形状与后世八路军的鬼头刀差不多,刀长约一米,刀刃宽大锋利,刀柄带有防止被敌人兵器伤害的护手,是一把刀柄带环的环首刀。他拿起来挥舞一下,觉得一般士兵使用会略沉了一些。

    “不错,此刀何名?”古浩天问道。

    “这便是当下军伍中常用的刀,唤做‘手刀’。”汤隆回道。

    “只是略觉沉了一些,若能打制的再轻一些,用起来会更顺手。”

    “小官人有所不知,打制成这等成色在当下的军伍中,已是第一等了,若再费时去淬炼,更加耗时耗料。”

    汤隆本以为这刀作为军士兵器在当下已是最好的了,不想小官人还不满意。

    “哦,这样一把刀要耗多少工时?”说实话对这些古浩天真的一窍不通。

    “不计用料,这样一把刀一个好工匠,也得花五、六天时间,才能打好。”

    “竟这么费时啊!”

    古浩天心里默算一下,便以五天打一把刀为准,他的作坊里成熟的工匠也就十余人,那么一个月最多也就能打制六十余把刀,如果要大规模装备,那要等牛年马月,况且还有兵甲等急需用品要打制,想到这里他有些急了。

    “且带我到作坊去看看。”

    作坊成立之后,他还没到实地去看过,今日正好借机去看一下。

    军器作坊建在东北侧山腰的一条溪流边,建于此处一个是用水方便,二则其排出的废气,无论冬夏都不会对山上造成污染,另外一点就是古浩天有利用水能打铁的想法,专门有过交待。

    在一片“叮叮当当”的吵杂声中,汤隆领着古浩天在作坊里转了一圈,古浩天觉得与自己后世从各种途径了解到的民间打铁铺也没什么大的不同,最直观的感觉有两个,一是风箱好像不是活塞式的,二是燃料用的不是煤而是木炭,煤的热值比木炭的热值大而且便宜,难道这个时代没有煤,而其映像里原北宋时期煤应该广泛使用才是。

    “燃料为何用木炭而不用煤?”古浩天疑惑的问。

    “甚是煤?”汤隆不解的看着古浩天。

    “便是石炭。”古浩天突然想到,这时代煤叫做石炭。

    “小官人有所不知,石炭火力虽比木炭猛的多,但炼出来的铁很脆,不能打制兵器甲胄,不然谁还用恁贵的木炭。”汤隆是打铁世家,知道的比较清楚。

    此时,古浩天猛然想起,后世在网络上曾经看过一篇文章,煤的含硫量很高,用煤炼铁会含硫过高,而硫会造成热脆,故此炼制出来的钢铁不能锻打。不过他也在这篇文章里看到解决办法,便是把煤炼成焦炭,而那里介绍的炼焦法,好像也简单,只是会污染空气,但在还是农耕文明的大周朝,这一点污染他相信大自然还是能对付的。

    在军器作坊里呆了一会之后,古浩天便离开了,虽然对打铁的技艺不懂,但如何提高作坊的效率他心里已基本有数。

    当天古浩天便把那炼焦法细细的写了出来,又画了一张活塞式风箱的草图,想了一下,又提笔写了几条管理办法。

    当晚在中华堂的会议室里,古浩天请了闻焕章,招集后勤处、基建处、民政处、商务处相关人员讨论军器作坊的改造和管理事宜。会上,古浩天把炼焦法和活塞式风箱向大家作了介绍,大家大为惊奇,焦炭的作用尚不得知,但活塞式风箱的草图简单明了,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东西比当下的“木扇”好的多了,汤隆和沙铜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宗旺哥哥基建处工匠最多,这风箱可制的出来?”汤隆盯着陶宗旺着急的问。

    “照这图来看,应是没甚难的。”

    “那赶紧帮俺给做几个,兄弟这里先谢过了。”汤隆一听可以制造,更加急切。

    “汤隆处长无须焦急,这风箱既有图样,便不是难事,倒是那炼焦之事却是事关作坊的长远,依小官人的方法,多试几次应该会成,但会排出许多废气,放在山上似是不妥,得找一个稳妥之处才是。”闻焕章自然看的出孰轻孰重。

    “这焦炭若能炼成,便是当世稀罕之物,其窑址须置于我们梁山看管得着的地方,且要方便运输,我以为李家道口和石碣村最为合适。”

    萧让提出的两个窑址地点倒也不错,石碣村稍远一些,但那儿是阮氏兄弟的老家,且很多水兵来自那里,可以说梁山的根据地;李家道口胜在距离近,又有朱富的酒店开在那儿,而那块地将来必然也要成为梁山的势力范围。

    “俺的意思是建在李家道口,听小官人所讲,这焦碳的烧制与烧砖和烧瓷器比较相似,基建队伍里也有精于此行的人,只是烧制过程必然有些周折,若于李家道口,发生甚难题往返查看方便一些。”陶宗旺建议选择李家道口。

    “我的意思也是选在李家道口,无论是买进石炭,还是将来烧制成功使用,在运输上李家道口方便的多。”古松也建议建于李家道口。

    “如此便定于李家道口了,民政处和基建处一起到该村,择一合适之地,即刻买下建窑,商务处马上购入一批石炭备用,基建处另选一批熟知烧砖和烧瓷的可靠人手,先行对焦碳的烧制方法进行学习,后勤处与教导营一起选拔训练一批人手,日后驻扎于李家道口,负责护卫。”

    古浩天见大家都看好李家道口,也就拍板作了决定。

    随后古浩天又对如何提高军器作坊的生产效率作了安排:一是改进工艺,要求基建处选拔能工巧匠,组成一个技术小组驻在军器作坊,与作坊的匠人合作,专门负责作坊各种生产用具的创新,比如风箱、高炉等等。二是充分利用水能,不但要用水能驱动风箱,而且要研造通过水能带动的锻造设备,减少手工锻打。三是进行流水线生产,改变一个工匠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产品的做法,所有工匠根据技能水平及专长进行分类,分别完成产品的各道工序,工序按由易到难设置,工匠根据表现进行晋级和降级,各工序设一名产品检验员,负责产品品质检验。四是设立创新奖励制度,所有人员凡是在生产及设备上有所创新,能够用于军器生产上的,根据作用大小,设立不同等级的奖金,如果贡献特别大的还可以授于不同级别的职务,另外享受薪酬。五是对各个岗位进行绩效管理,收入与业绩挂钩,做得好的每月,每季、年终都有奖金,并可优先晋级,做的不好的要扣罚工钱,累计一定次数的要降等直到开除,各工序设一名工头,其对本工序的业绩负有连带责任。

    古浩天日间所思考的,其实是参考后世的绩效管理办法,以及现代工厂的生产工序,所以对这个时代而言,这个管理办法绝对超前和新颖。

    大家听了古浩天的发言后,一时都没有吭声,全部静静的坐在那儿思考消化。

    “这流水线生产真是好啊,往常一把刀制作到要紧处,也就十余人在干活,其他人却插不上手,这样一来就不会有这等问题了。”好一会,汤隆深有感触的说。

    “只是那些工匠,愿意把看家本领教于外人吗?”

    这个时代手艺家传,一般工匠都视如珍宝不愿外传,所以杜迁才有此说。

    “哼!杜迁兄弟难不成没听到那奖励制度和连带责任吗?工匠的本领不愿外传,无非就是为了多挣些钱,若我是工匠则第一个把技艺拿出去,恁多的奖励不说,说不得还能捞一个体面的身份,再说这个规矩推行之后,所有工匠必然争相钻研各项技艺,只怕过些时日,放在肚子里舍不得拿出的一点本领就不值钱了,那时只怕后悔都来不及。况且还有那连带责任,若有本领之人,必不甘为人下,而要作为管理人员,你一人做的出色又为何用,不如教于大伙,得利得名还能晋升,何乐不为。”

    不得不说,萧让这一番话分析的十分透彻。大家听了也觉得确有道理,特别是沙铜他觉得这话就是专门讲与他听一般,心头顿时一片澄清,他暗想得把那一班老伙计叫一起好好说说,不然到时犯了糊涂就吃大亏了。

    “绩效管理之法真乃吏治的神器啊,朝廷若用此法,何来庸官懒吏,我以为不但军器作坊推行此制,山上各个处也要照此执行,民政处要照小官人所言,理出一个方略,发各处执行。”

    闻焕章大局观总是高于常人,他立刻敏锐的察觉到这个制度的优越性,便要求民政处予以推广。

    绩效考核的提出本来是针对军器作坊的,可后来它最大的功效却体现在了当梁山的管理体系上,正所谓无意插柳柳成荫。

    82671/

章节目录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玉苍闲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军器作坊(上),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十月阅读并收藏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