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宁真逸就过上了带孩子的生活(bushi)。

    每天早上五点爬起来带着钱大晏懿轩进山觅食,六点半赶回来吃早饭,七点开始上语文课,教《千字文》。中午十一点放学,各回各家。下午一点上体育课,带孩子们跳广播体操。两点继续上课,先把《千字文》通读一遍,再把早上教的字复习一遍,然后让大家练字,有沙盘的用沙盘,没沙盘就拿着清水在黑色石板上面比划。

    练上一个时辰的字,差不多就到放学时间了。

    依照惯例,每月逢十休沐。那些小泥猴,十天不洗人都臭了,宁真逸才不要挨熏,都让小孩回去把自己刷刷干净,没刷干净或者干脆没刷的小萝卜头,休沐后回来,就会被宁真逸安排用体育课洗澡,让照顾真泽的叶氏负责刷他们。

    那些小鬼,年龄小一些的也就嘻嘻哈哈让叶氏刷了,年纪大一些的,脸皮薄,要自己洗,但是就算是自己洗,叶氏总还是在场的。后来大家渐渐就会老老实实在休沐时回家洗澡,再也不上山下河地疯跑了。

    宁真逸则趁着休沐的时候炮制药材。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理,如今空间里已经没有采集来的药材了。他把自己遇见的药材都收集了种子,在空间里种下了,用稀释过的灵泉水浇,药效比自然生长的药材好很多。可惜能这么干的只有草药,像什么蝉蜕、夜明砂、乌灵参之类的东西,只能自然获得。毕竟空间里目前还不能养活物……

    时间过得飞快,冬天到了。柳怀州的冬天雪下得不大,纷纷扬扬颇有美感。宁家附近的那条小河甚至没有结冰,在寒冷的冬日里兀自哗啦啦流动得欢快。

    不过下雪了,天自然还是冷的,万一谁家孩子上学路上挨了冻,回头病了才叫亏。他干脆让钱大和晏懿轩挨家挨户的通知学生们不用上课了。不过李老汉觉得与其让臭小子待在家里闹腾,还不如塞到宁真逸家里学字。于是交了几十斤粮食,把五人组放在宁真逸家里了,只允许过年前后回家待几天。

    真泽乐坏了,平常上课,因为宁真逸不想打击到那群村民家的娃,根本不让真泽出来跟大家一起上课,让真泽待在自己屋子里,只晚上单独给真泽开小灶。真泽开始学《论语》了,内容比《千字文》深奥得多,虽然背诵的速度一样快,可要理解《论语》在说什么,对一个未满四岁的孩子来说是有些难度的,真泽终于没法像以前那样翘尾巴了,而且宁真逸要求真泽教真琦念书,可把真泽愁坏了。

    现在好了,大家都不在,只有表哥和舅舅五个人。宁真逸给五人组上课,真泽就坐在旁边写《论语》。从功课的内容到背诵默写,全方位打击五人组。看着五人组大受打击然后拼命念书的样子,真泽就在旁边偷笑,坏得很。

    已经年满十岁的表弟李泰河和六岁半的小舅舅李五土念得最好。九岁的李四火和五岁的李建柏念书就平平,宁真逸教多少,他们学多少,好像也能游刃有余。可宁真逸教学进度是顾及着李承志,刻意放慢了的。只有八岁的李承志最惨,他总是跟不上进度,尽管宁真逸已经为了他,把教学速度从第一天的十六个字变成八个字,又从八个字变成四个字,但李承志总也跟不上。

    五个人中,李泰河是占着年龄优势的,年纪略大一些的孩子坐得住,理解能力也好一些。李四火属于普通孩子,正常学习也能把该念的书都念下来,但是在念书上没啥太大天分,而且他自己明显也对念书没兴趣,家庭条件若是好的话,多念几年也能考个秀才啥的,再多就不要想了。李建柏才五岁,不太坐得住,宁真逸觉得他是聪明的,就是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或许等他再大一点,这种情况会改善吧。只有李承志,他是明显的笨拙,完全不适合念书,这辈子能把常用字认个七七八八,不做睁眼瞎就很不错了,指望他考科举那绝对要完蛋。

    李五土跟另外四人比,就聪明得有些突出。他跟真琦同龄,理解能力也和真琦差不多,学习进度一骑绝尘地远远把自己的四哥和三个侄子甩在后面。他自己也刻苦,大约是因为身体不好,知道自己以后种不了地,所以要给自己找个出路。如今他已经赶上了真琦的学习进度,天天在小外甥真泽的课堂上当学生呢,和真琦一起学《论语》。

    真泽的小课堂并没有特意照顾这个小舅舅,按真琦的进度教的。李五土愣是一边跟着真琦的进度学,一边课后找宁真逸开小灶。虽然是囫囵念下来的,意思还不怎么理解,但背得很熟而且怎么写都记下来了。

    真琦念书不是为了考科举,按一天一节的进度在学,剩余的时间都在跟玉骨学刺绣、看宁老太太留下的医书以及学习如何打理一个家。

    宁真逸估计,等明年开春,李五土的进度就要赶超真琦了。

    这位小舅舅是个好苗子,自己又肯努力,宁真逸觉得,是时候跟李老汉好好谈谈了。

    小舅舅打小就体弱,早些年还老爱生病,几次差点活不下来。李家现在穷成这样,一部分原因就是李五土药钱贼贵,李老汉估计对这个小儿子也愁得很。

    宁真逸是这么跟李老汉说的:“小舅舅这身子骨,干别的也悬。哪怕是做账房呢,身体不好也遭雇主嫌弃,还不如考个秀才举人的,回来买它百来亩地,再找个书院、私塾的教书,这辈子不就有着落了吗?秀才免税三十亩地,那举人可是免税一百亩啊!”

    李老汉听着也心动啊,唯一的问题是念书费钱。

    宁真逸继续忽悠:“柳怀州文风鼎盛,好些大书院都会给念书好的学子发补贴,而且秀才举人每年都可以领官府的补贴。小舅舅天分这么高,好好念几年就可以试着下场考试了。外公你让小舅舅跟我两年,说不定没几年,小舅舅就能考个童生回来呢!”

    李老汉疯狂心动,但幺儿早些年老生病,老大老二出了不少诊金药钱,老大老二媳妇早就不乐意了,尤其是老大媳妇,看幺儿的眼神都不对呢,如今又要送幺儿念书,实在是没钱啊……

    宁真逸看到李老汉的表情了,也猜到李老汉犹豫的原因,再接再厉道:“外孙念书考科举,也需要人脉,若小舅舅能考出来,嫡亲的舅舅不比外人可靠吗?外孙知道外公为难什么,外孙想让小舅舅念书,也是培养自己的亲信,小舅舅念书的费用,外孙来掏,只要小舅舅以后能向着外孙就行。只是,这事您不要告诉旁人,只说是您老掏棺材本供小舅舅念的书就好,除了咱们俩,就只让外婆和小舅舅知道,这事知道的人多了,并不好。”

    要想搞事呢,现在就要开始培养自己的人手了,不然等哪天自己真的站在朝堂上了才想着人脉的问题,到时候凑过来的可全都是为了利益了。至于说自己以后的同窗,接受儒家思想长大的男人嘛,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直男癌的。宁真逸自己开课教书,也有潜移默化给小孩洗脑的打算。

    李老汉听明白了,便也点头同意了。倒不是他想占外孙便宜,主要是这个小儿子身子骨真的不好,估计除了念书别的事也干不了。若真的如外孙所说的,能考出来,一来小儿子以后的生活有着落了,二来外孙也多个助力。

    穷人家的孩子懂事得早,李五土对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听说自己能够念书,自然是乐意的。至于外甥所说的向着外甥……自己是亲舅舅,不向着自己的外甥,还能向着外人吗?逸哥儿实在多虑了。

    从这天起,李五土整个冬天只有过年才回家,开春后更是只有休沐才回家了,平常跟着真泽同吃同住,在《论语》学完之前,真泽都教得了他。

    李五土这个体质确实是个大问题,宁真逸对此也担心,不管要做什么事,身体都是最大的本钱。身体不好,怎么考得了科举?所以从他搬到宁家开始,他所有的菜单就是宁真逸单独定制的——所有的食物都是用稀释过的灵泉水煮,在小厨房单独开小灶。

    除此之外,李五土的体育课也要跟上来了。刚开始,李五土身体虚到连广播体操都跳不动,跟着宁家兄妹三人吃了一个星期后,身体才渐渐好一些,也跟得上广播体操的动作了。

    顺道一提,广播体操的配乐,是宁真逸根据原主的记忆,把前世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的音乐改编成鼓曲,让晏懿轩来敲的。嗯,守孝不能见丝竹声,但鼓声可以……那鼓还是宁真逸特意定制的。因为晏懿轩手劲大,脆弱一些的鼓很容易被他敲破。

    幸好宁真逸的话本大业已有成效,否则哪里敢这么花。

    说起话本大业,今年春末,宁真逸续写完《白狐情》,就不肯继续写小黄文了。春夏交替之时,开始写自己的话本子。如今在写的话本子叫做《仙途》,是后世某点流行的打怪升级流修仙小说,虐渣打脸的爽文。

    奇妙的秘境、门派间的勾心斗角、正邪对立的惨烈、还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柔情。

    当初宁真逸跟竹静斋的掌柜说不写小黄文,掌柜还有些不乐意,结果宁真逸递过去前十章,掌柜看得根本停不下来。

    这时候一章就出一本书,起码得写一万字,掌柜愣是一口气看完了十万多字,还意犹未尽地追问后续。宁真逸无辜道还没写,把掌柜急得抓耳挠腮。于是宁真逸趁机提出这本书要按分成卖,四六分,书斋六,宁真逸四。掌柜犹豫了一下,咬咬牙答应了,当场就签了契约。

    签完契约后,宁真逸看掌柜心痛的表情,还教了掌柜活字印刷术,希望可以帮掌柜节约一点成本。

    掌柜听完宁真逸的话,用十分奇异的表情看了他半天,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一年后宁真逸才知道,竹静斋的老板也是穿越者,竹静斋印书用的就是活字印刷术。掌柜起初还以为宁真逸通过什么途径窃取了竹静斋的机密呢,还上报过。宁真逸因此引起了幕后老板的关注。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果不其然,话本子刚出来就大卖了,是如今全大昭热门的话题,闺中那些太太、小姐们为男主角阿琅操碎了心,还总想让宁真逸把女主换成这位或者那位女配,因为女主过分完美,太太小姐们没法自我代入。宁真逸有了一大批粉丝,还每个月都能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这些书信,竹静斋已经筛选过一遍,有骂人话的书信都不给宁真逸看,再筛掉一些尽写傻话或者示爱的信件,到宁真逸手上的,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了。

    宁真逸在其中选了一部分感觉有趣的答复了,让竹静斋转交,据说有些收到信件的人会在竹静斋的阅读区跟朋友分享呢。总之,若是大昭有w博、l书什么的,那这位横空出世的“江湖夜雨”先生,绝对是热搜第一啊。

    当然,这么红的结果就是,尽管宁真逸跟竹静斋是四六分成,头一个月分到宁真逸手上的银子也有好几百两,而且随着《仙途》越来越火,收益还在渐渐增加,到入冬前,竹静斋送来的分成已经达到两千多两了。

    竹静斋真不愧是全国连锁,以及,跟□□历史上的老百姓比起来,大昭百姓真有钱啊……

    -------------------------------------

    地龙烧着、热炕睡着、每天还都有新鲜水果、蔬菜吃着,冬日很舒服就过去了。

    关于李五土搬到宁家的事情,冬日里还没什么感觉,大家都在猫冬呢,谁那么闲在冰天雪地里乱跑。

    但是一开春,宁家小学堂开了课,大家就发现了——李五土放学后没有跟自家兄弟侄子一起回家!

    大家跑去村长家七嘴八舌地问了,才知道李老汉一年掏二十两银子交了束脩给宁真逸!这二十两是单独给李五土交的!李五土正式在宁真逸那里念书了!连吃住都在宁家!

    噢,还有,李五土现在不叫李五土了,李老汉觉得读书人名字不应该这么“土”,所以给老幺改名了,如今叫做李嘉茂。

    顺便一提,李老汉本想趁机把儿子们的名字全改了,然而改名字要钱,一次性改五个名字太贵了,只好作罢。

    时间进入三月,又是一年春耕。

    今年宁真逸打算继续让府城那边种柳州米,种多少他收购多少,佃户拿银子买口粮就是了。至于村里,当然是继续种玉米土豆红薯了。由于红薯喜欢沙地,三个村子的村民决定用下等田种红薯。那些家里特别艰难的人家,但凡有地都选择了红薯。

    这玩意儿也皮实,有些人甚至在自家房前屋后都种了些。毕竟红薯叶也能掐了吃,往屋子周围种一圈,等叶子长出来,日常的蔬菜不就有了?红薯藤还能喂猪,就算自家不养,收集起来卖给村里养猪的人家,也是个收入。虽然少,可蚊子腿再细也是肉啊。

    家里有上等田的人家,选择种玉米。玉米这玩意儿需要的肥力大,但是味道好吃,产量也不低。关键还可以套种,在两棵玉米之间种点花生什么的,又是一份收入。

    至于土豆,有红薯和玉米在,土豆完全可以种在后院里当菜吃。若磨成粉,又是一种新的主食呢!

    怎么会有逸哥儿这样心地善良的人啊!

    去年秋收后,到今年春耕之前,整整半年时间,佃户白庆生一家都在把自己一年种植的经验教给大家,虽然是头一次种吧,但是有了大方向,一群多年老农自己也知道怎么摸索。根本不用宁真逸提醒,他们就自己搞起了对照实验,在宁真逸家学过字的小不点,今年务农假还准备下地帮忙做记录呢!

    春耕是大事,全国的书院都在放务农假,宁家这个小小启蒙班当然也不可能例外。

    反正宁真逸是上一天课收一天果子,放假什么的,大家也没意见。宁真逸得以有空再次蹭二舅的车去府城。

    如今宁真逸跟竹静斋的人混得可熟了,两堰县这家竹静斋上下全都是宁真逸的粉丝,出门在外都特热情地喊宁真逸“先生”,弄得宁真逸很不好意思。还好几次跟大家说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书生,请大家不要这样热情,结果只是又收获了一波关于“谦逊”的夸奖。

    真是拦都拦不住。

    其实大家这么热情也可以理解。

    宁真逸年少成名,打小就是镇上知名的“神童”。原主性情本就温和,虽然父母早逝,还被亲叔叔撵出家门,但性情丝毫没有变得愤世嫉俗,甚至等宁映雪穿过来,这温和之中又多了一股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坚韧和自信,格外吸引人。

    现代人讲究人人平等嘛,宁真逸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秀才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旁人就觉得,神童秀才老爷跟他们这些小厮、长工说话也和和气气的,从来不像某些狗眼看人低的暴发户,除了家里有几个臭钱以外啥都没,还天天给人摆脸色看。有了对比,宁真逸可不就格外讨人喜欢了吗?

    宁真逸穿过来后日常有灵泉水滋养,个头蹭地一下子长了起来,开始发育后更是一天比一天好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这位年轻的、俊秀的、好脾气的、神童秀才公如今还这么有钱!他今年才十二岁啊!

    除了父母早逝还带了三个拖油瓶以外,宁秀才真的一点缺点都没有了。

    可是三个拖油瓶又怎么样?宁秀才一个季度赚一千多两,一年下来□□千两呢!养一百个孩子都绰绰有余了。

    这样好的儿郎,真想拐来做女婿啊……可惜自家配不上。

    那些想着宁真逸多好多好的人,瞅了瞅自家傻妞,只好遗憾地熄了念头。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我穿成了乡下小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疏影横斜水清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8章 李嘉茂,我穿成了乡下小子,十月阅读并收藏我穿成了乡下小子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