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渐渐到了十月下旬,长安已经有了几分初冬的寒意,长安民众也慢慢从夺取江东的狂欢中平静下来,继续着每天平淡忙碌的日子,另一种期待在他们心中滋生,建安二十三年的新年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来临了。
刘璟也渡过了他这几年来最为平静祥和的一个秋天,扫平江东,终于搬去了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在他统一天下的征程中,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这一个多月,他一直在忙碌安置江东的文武高官,让他们得以融入到汉国中来,能接手政务或者能开始训练士,还要安置他们的生活,有自己府邸,再把他们的家眷接到长安。
这天上午,在未央宫汉王官房内,刘璟和平时一样正埋头批阅奏章牒文,这时,秘书从事卢琮在门口禀报道:“启禀殿下,张尚书求见!”
卢琮是今年科举考试榜首,尽管他一心想去灵州或者河西历练,但最后却进了秘书监,也就是为汉王处理各种重要的军机文书。
这也是惯例,上一次科举第一名崔实也同样在秘书监任职,一到两年后转为地方官,或是担任县令,或是直接出任郡丞,这也是他们的特殊优势。
卢琮已得到秘书监令伊籍的承诺,一年后推荐他去河西任职,这让卢琮极为期盼,现在他任职已有两个月,已渐渐适应了紧张忙碌的仕途生涯。
刘璟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请张尚书进来!”
卢琮快步出去,不多时,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张尚书也就是张昭,刘璟为了平衡权力,将相国由五相扩为七相,这样张昭便作为江东代表入相,他出任工部尚书,取代原来费观的职务。
进入权力中枢的江东高官还有步骘,封为黄门侍郎,是门下侍中法正的副职,主管门下省日常事务,也能参与政事堂的中书门下议事。
张昭走进官房,跪下施拜礼道:“参见汉王殿下!”
“张尚书免礼,请坐!”
张昭坐直了身体,刘璟又笑问道:“听说张尚书前两天去了咸阳?”
张昭虽然在从前对荆州并不友好,屡屡为难刘璟,不过那是过去之事,刘璟也并没有放在心上,相反,他却极为欣赏张昭的能力,无论事情多么繁杂,他都能化繁为简,找到问题实质。
当然张昭也有不足,他在军事方面确实比较薄弱,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他在江东最后备战时积极倡导疏通运河,放弃对秣陵县城的重修改造,反对吕蒙关于放弃建业迁入秣陵城的建议,这些都是张昭在军事方面的败笔,最后导致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也导致了建业和秣陵的防御两难。
刘璟也知道他在军事方面的不足,所以扬长避短,不让张昭参与军事,而是用他处理内政,张昭出任相国一个月,已渐渐适应了他的新仕途。
张昭取出一幅地图,呈给了刘璟,笑道:“殿下上次在中书门下议事时,提出建长安副城的建议,众相国商议,便决定由工部来牵头此事,这两天我就在忙碌选址之事。”
建长安副城最早是由陶胜提出,为的是解决长安土地过于昂贵问题,陶胜是商人出身,考虑问题比较实际,仅仅是从土地利益上考虑,至于社会效应和军事防御这些方面,他就没有想到了。
不过设立副城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征服江东后,很多江东士族以及文武高官都需要在长安购地置业,使长安的土地更加紧张,建立副城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刘璟接过地图,又起身来到关中沙盘前,对照张昭的地图,在沙盘上找到了三座相应的副城位置,插上了红旗,这三座副城实际上是三座县城,一处是秦旧都咸阳县,在长安以西十五里处,一处是长安东南的杜陵县,一处是正东的霸陵县。
这三座县城都距离长安不远,在二十里范围内,这也是相国们的一致意见,利用现成的县城来作为长安副城,一方面可以节约开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聚拢人气。
张昭在一旁介绍道:“这三座县城非常适合作为副城,从前和长安联系较少,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如果都修建宽阔的直道,又有畜力代步,最快一刻钟便可抵达长安,假如直道两边商业发展起来,那么副城和长安城之间的联系就更紧密了。”
刘璟又看了看沙盘上的三座县城,笑道:“这三座县城我都去过,感觉很小,也很破旧,如果真做副城,城池至少要扩宽一倍,我建议向长安方向扩宽,这样和长安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如果缩减到十里之内,那他们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副城了。”
“殿下说得对,如果缩减为十里,那么直道沿途的土地也会变得很有价值,不仅是商铺,还会有很多府宅出现,长安城也就真正的繁荣起来。”
刘璟点点头,“这件事政事堂再好好商议一下,最好估算一下需要耗费的钱粮,一旦定下来,就立刻着手实施。”
“微臣遵令!”
张昭转身刚要走,刘璟却又叫住了他,“马上要入冬了,我有点担心张尚书能否适应长安的严寒。”
张昭笑道:“多谢殿下关心,我是徐州人,年轻时去河北游学数年,其实也早适应了北方的冬天,而且听说关中并不是很冷,我想应该没有问题。”
“那我就放心了,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要求,不仅是张尚书,也包括其他来自江东的官员。”
“微臣多谢了!”
张昭施一礼,缓缓退了下去,刘璟目送他出了门,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有所感,江东最大的问题便是派系斗争,他也担心这种派系斗争会延续到长安,不过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他这种担心暂时没有必要,江东还没有出现派系的迹象。
不过自古以来,有官场的地方就有派系之分,也不是说长安就没有,汉国内部同样有派系之分,比如巴蜀派系,荆州派系,关陇派系等等,如果再出现一个江东派系也不足为奇,这是人性的本能,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内都还拉帮结派,关系复杂官场中更是难以避免,因联姻、因世交、因同窗等等。
刘璟也并不反对这种难以避免的派系之争,但他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派系之争不能过分,像从前江东那种派系斗争,他就不能接受,如果因派系斗争而损害到汉国利益,他会毫不犹豫地对派系斗争下手。
正沉思着,他忽然若有所感,一回头,见卢琮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刘璟忽然想到他是卢植之孙,天下七大名门之一河北卢氏的子弟,刘璟便笑道:“我有话要问你,你随我来。”
刘璟走回官房坐下,卢琮也走了进来,垂手站在一旁,刘璟便笑问道:“卢氏家族在长安就只有你一人吗?”
“回禀殿下,微臣的二叔也来长安了,上个月刚到。”
“在长安买土地了吗?”
“还没有,但有这个打算,刚才张尚书告诉我,如果想买土地,最好去杜陵县买。”
刘璟点点头,又问道:“你二叔是代表家族来买土地,还是他个人准备在长安置业?”
“应该是代表家族,河北很多大士族都准备来长安购地,除了我们范阳卢氏外,还有博陵崔氏,赵郡李氏以及钜鹿白氏等等,都有在长安附近买地购宅,我们卢氏还是比较晚了。”
停一下,卢琮又小心翼翼问道:“近来长安有一种传闻,说将来要迁都去洛阳,致使长安高涨的土地价格忽然降低下来,不知这传闻是否属实?”
“你觉得会吗?”刘璟淡淡笑问道。
“微臣觉得不太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
卢琮不假思索道:“当初曹操从许昌迁都到邺都,是因为击败袁绍,夺得河北大片土地,他需要稳定河北,同时匈奴和乌桓对北方威胁较大,所以曹操才迁都邺城,而对汉国,我认为它继承的并非光武帝的后汉,而是高祖开创的前汉,所以从法理继承上,定都长安会更加激起天下对汉室的向往,这是其一。”
“那其二呢?”刘璟又笑问道。
“其二是汉国的历史任务决定,就算夺取天下,复兴大汉,但这只是殿下目标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应该是经略关陇、河西,收复西域,再建西域都护府,微臣认为这至少需要百年时间,要完成第二个目标,那就应该建都在长安,而不是洛阳。”
刘璟点点头,“你还是有点眼光,伊籍说你素有大志,一心去河西建功立业,是这样吗?”
卢琮按耐不住内心的期待,单膝跪下道:“恳请殿下成全!”
刘璟想了想道:“按照惯例,你应该在秘书监磨练一年才能外放,不过你要去的不是巴蜀荆州等富庶之地,而是要去河西建功立业,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提倡,也罢!我就成全你,任命你为居延县县令,你可愿去?”
卢琮高声道:“这是微臣平生所愿也!”
“好!你明天就去吏部改签,正式出任居延县县令,另外我再加封你为居延尉丞,协助张掖都尉戍边。”
卢琮心中激动,再次深施一礼,“多谢殿下成全!”
刘璟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
.........
刘璟也渡过了他这几年来最为平静祥和的一个秋天,扫平江东,终于搬去了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在他统一天下的征程中,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这一个多月,他一直在忙碌安置江东的文武高官,让他们得以融入到汉国中来,能接手政务或者能开始训练士,还要安置他们的生活,有自己府邸,再把他们的家眷接到长安。
这天上午,在未央宫汉王官房内,刘璟和平时一样正埋头批阅奏章牒文,这时,秘书从事卢琮在门口禀报道:“启禀殿下,张尚书求见!”
卢琮是今年科举考试榜首,尽管他一心想去灵州或者河西历练,但最后却进了秘书监,也就是为汉王处理各种重要的军机文书。
这也是惯例,上一次科举第一名崔实也同样在秘书监任职,一到两年后转为地方官,或是担任县令,或是直接出任郡丞,这也是他们的特殊优势。
卢琮已得到秘书监令伊籍的承诺,一年后推荐他去河西任职,这让卢琮极为期盼,现在他任职已有两个月,已渐渐适应了紧张忙碌的仕途生涯。
刘璟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请张尚书进来!”
卢琮快步出去,不多时,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张尚书也就是张昭,刘璟为了平衡权力,将相国由五相扩为七相,这样张昭便作为江东代表入相,他出任工部尚书,取代原来费观的职务。
进入权力中枢的江东高官还有步骘,封为黄门侍郎,是门下侍中法正的副职,主管门下省日常事务,也能参与政事堂的中书门下议事。
张昭走进官房,跪下施拜礼道:“参见汉王殿下!”
“张尚书免礼,请坐!”
张昭坐直了身体,刘璟又笑问道:“听说张尚书前两天去了咸阳?”
张昭虽然在从前对荆州并不友好,屡屡为难刘璟,不过那是过去之事,刘璟也并没有放在心上,相反,他却极为欣赏张昭的能力,无论事情多么繁杂,他都能化繁为简,找到问题实质。
当然张昭也有不足,他在军事方面确实比较薄弱,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他在江东最后备战时积极倡导疏通运河,放弃对秣陵县城的重修改造,反对吕蒙关于放弃建业迁入秣陵城的建议,这些都是张昭在军事方面的败笔,最后导致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也导致了建业和秣陵的防御两难。
刘璟也知道他在军事方面的不足,所以扬长避短,不让张昭参与军事,而是用他处理内政,张昭出任相国一个月,已渐渐适应了他的新仕途。
张昭取出一幅地图,呈给了刘璟,笑道:“殿下上次在中书门下议事时,提出建长安副城的建议,众相国商议,便决定由工部来牵头此事,这两天我就在忙碌选址之事。”
建长安副城最早是由陶胜提出,为的是解决长安土地过于昂贵问题,陶胜是商人出身,考虑问题比较实际,仅仅是从土地利益上考虑,至于社会效应和军事防御这些方面,他就没有想到了。
不过设立副城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征服江东后,很多江东士族以及文武高官都需要在长安购地置业,使长安的土地更加紧张,建立副城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刘璟接过地图,又起身来到关中沙盘前,对照张昭的地图,在沙盘上找到了三座相应的副城位置,插上了红旗,这三座副城实际上是三座县城,一处是秦旧都咸阳县,在长安以西十五里处,一处是长安东南的杜陵县,一处是正东的霸陵县。
这三座县城都距离长安不远,在二十里范围内,这也是相国们的一致意见,利用现成的县城来作为长安副城,一方面可以节约开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聚拢人气。
张昭在一旁介绍道:“这三座县城非常适合作为副城,从前和长安联系较少,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如果都修建宽阔的直道,又有畜力代步,最快一刻钟便可抵达长安,假如直道两边商业发展起来,那么副城和长安城之间的联系就更紧密了。”
刘璟又看了看沙盘上的三座县城,笑道:“这三座县城我都去过,感觉很小,也很破旧,如果真做副城,城池至少要扩宽一倍,我建议向长安方向扩宽,这样和长安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如果缩减到十里之内,那他们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副城了。”
“殿下说得对,如果缩减为十里,那么直道沿途的土地也会变得很有价值,不仅是商铺,还会有很多府宅出现,长安城也就真正的繁荣起来。”
刘璟点点头,“这件事政事堂再好好商议一下,最好估算一下需要耗费的钱粮,一旦定下来,就立刻着手实施。”
“微臣遵令!”
张昭转身刚要走,刘璟却又叫住了他,“马上要入冬了,我有点担心张尚书能否适应长安的严寒。”
张昭笑道:“多谢殿下关心,我是徐州人,年轻时去河北游学数年,其实也早适应了北方的冬天,而且听说关中并不是很冷,我想应该没有问题。”
“那我就放心了,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要求,不仅是张尚书,也包括其他来自江东的官员。”
“微臣多谢了!”
张昭施一礼,缓缓退了下去,刘璟目送他出了门,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有所感,江东最大的问题便是派系斗争,他也担心这种派系斗争会延续到长安,不过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他这种担心暂时没有必要,江东还没有出现派系的迹象。
不过自古以来,有官场的地方就有派系之分,也不是说长安就没有,汉国内部同样有派系之分,比如巴蜀派系,荆州派系,关陇派系等等,如果再出现一个江东派系也不足为奇,这是人性的本能,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内都还拉帮结派,关系复杂官场中更是难以避免,因联姻、因世交、因同窗等等。
刘璟也并不反对这种难以避免的派系之争,但他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派系之争不能过分,像从前江东那种派系斗争,他就不能接受,如果因派系斗争而损害到汉国利益,他会毫不犹豫地对派系斗争下手。
正沉思着,他忽然若有所感,一回头,见卢琮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刘璟忽然想到他是卢植之孙,天下七大名门之一河北卢氏的子弟,刘璟便笑道:“我有话要问你,你随我来。”
刘璟走回官房坐下,卢琮也走了进来,垂手站在一旁,刘璟便笑问道:“卢氏家族在长安就只有你一人吗?”
“回禀殿下,微臣的二叔也来长安了,上个月刚到。”
“在长安买土地了吗?”
“还没有,但有这个打算,刚才张尚书告诉我,如果想买土地,最好去杜陵县买。”
刘璟点点头,又问道:“你二叔是代表家族来买土地,还是他个人准备在长安置业?”
“应该是代表家族,河北很多大士族都准备来长安购地,除了我们范阳卢氏外,还有博陵崔氏,赵郡李氏以及钜鹿白氏等等,都有在长安附近买地购宅,我们卢氏还是比较晚了。”
停一下,卢琮又小心翼翼问道:“近来长安有一种传闻,说将来要迁都去洛阳,致使长安高涨的土地价格忽然降低下来,不知这传闻是否属实?”
“你觉得会吗?”刘璟淡淡笑问道。
“微臣觉得不太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
卢琮不假思索道:“当初曹操从许昌迁都到邺都,是因为击败袁绍,夺得河北大片土地,他需要稳定河北,同时匈奴和乌桓对北方威胁较大,所以曹操才迁都邺城,而对汉国,我认为它继承的并非光武帝的后汉,而是高祖开创的前汉,所以从法理继承上,定都长安会更加激起天下对汉室的向往,这是其一。”
“那其二呢?”刘璟又笑问道。
“其二是汉国的历史任务决定,就算夺取天下,复兴大汉,但这只是殿下目标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应该是经略关陇、河西,收复西域,再建西域都护府,微臣认为这至少需要百年时间,要完成第二个目标,那就应该建都在长安,而不是洛阳。”
刘璟点点头,“你还是有点眼光,伊籍说你素有大志,一心去河西建功立业,是这样吗?”
卢琮按耐不住内心的期待,单膝跪下道:“恳请殿下成全!”
刘璟想了想道:“按照惯例,你应该在秘书监磨练一年才能外放,不过你要去的不是巴蜀荆州等富庶之地,而是要去河西建功立业,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提倡,也罢!我就成全你,任命你为居延县县令,你可愿去?”
卢琮高声道:“这是微臣平生所愿也!”
“好!你明天就去吏部改签,正式出任居延县县令,另外我再加封你为居延尉丞,协助张掖都尉戍边。”
卢琮心中激动,再次深施一礼,“多谢殿下成全!”
刘璟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