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书房里刚刚点燃了火盆,但房间里却很寒冷,徐庶坐在火盆前搓手烤火,今天虽然是难得的休日,但徐庶在家中也坐不住,他在昨晚终于完成了刘璟交给他的任务,今天特地赶来和刘璟探讨。【小说文学网】
这时,门开了,刘璟裹夹着一阵寒风走了进来,歉然笑道:“房间里很冷,要不我们去贵客房,那边更暖和一点。”
“不用了,这里烤火就不冷了。”
今天两人都穿得很随意,不是朝日,两人也去除了那些繁文缛节,就仿佛朋友之间聚会,这也是刘璟对手下的再三要求,徐庶跟随刘璟多年,也就习惯了刘璟的各种规矩。
两人坐下,徐庶取出一只卷轴,递给刘璟道:“上次州牧谈到权力改制问题,按照州牧的思路,我做了一些方案,请州牧看一看。”
其实刘璟和曹操一样,也在考虑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考虑北征,不同的是,曹操有成年儿子可以托付,而刘璟的儿子才四岁,他便考虑从制度上进行改革,防止一人独揽政务大权。
这一点徐庶极为支持,虽然这会削弱徐庶本身的权力,但徐庶考虑的却是将来,一旦形成制度,对君权就是一种很好的制衡,防止君权独大。
刘璟的思路很简单,汉朝是君相共权,君权和相权各自独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相权对君权的制约。
但刘璟这次提出的要求是分权制,也就是多相制,不止一个相国,相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这样就能防止一人独权了。
徐庶又介绍道:“微臣想到的是五长史制,设五名长史,轮流执掌政事权,重大政务之事则五人表决,多数赞成即通过,另外再设立侍中对当权长史的政事进行复核,若有疑问则封驳返回,提交五长史共决,这样就能有效防止一人独权。”
刘璟点点头,这就是他想要的,把将军府的长史之权分散给数人,实际上就是分散相权,又有审核机关,再加上直接向自己汇报的监察内史,这样他就完全可以把政务大权暂时下放了,
他看了看徐庶写的报告,又问道:“长史觉得轮流执掌政事权,多少天轮换一次比较合适?”
“微臣和贾军师商量过,他建议十天一换比较好,这样五十天一轮,不过贾军师已明确表态,他不参与政务。”
刘璟沉思片刻道:“这样吧!我也不暂时不参与,贾军师年迈,他既然不想参与政务,就尊重他的意见,那么就由徐长史、司马军师、蒋琬、费观再加上董和和尹黙,你们六人组成筹备组,详细讨论各种制度,最后达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我再来审核。”
徐庶明白刘璟的意思,其实就是他们六人组成最高权力机构,其中尹黙是掌握复核封驳权,徐庶又想起一事,小心翼翼道:“上次推荐周不疑和廖立为监察左右内史,引起了一些非议。”
“什么非议?”刘璟不解地望着他。
“主要是益州官员不太赞同,因为这两人都是荆州系,众人认为不平衡。”
刘璟心中着实有些不悦,他最不喜欢这种地域对立,很容易造成分裂,虽然不太高兴,但他也知道,现在掌管益州刚刚开始,还得平衡众人的不满。
“那你可有合适的建议?”
徐庶连忙道:“微臣建议廖立为江夏太守,取代苏飞,监察右内史可改为原梓潼郡丞杨仪出任,此人为人刚正不阿,精明心细,适合于地方郡县监察。”
“让我再考虑考虑!”
刘璟说是考虑,其实就是基本上答应了徐庶的建议,他又叮嘱道:“多相制的分权方案事关重大,还望元直多多费心。”
徐庶连忙起身道:“微臣明白了,这就回去准备。”
刘璟笑着摆了摆手,“今天是休日,长史不用这么操劳,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再说吧!”
徐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这人忙碌习惯了,一天不做事,就觉得失魂落魄,没有休息的命,很多人都劝过我,就是改不了,今天还来打扰州牧休息。”
刘璟微微一笑,“不瞒元直,我其实也一样,今天也在批阅各郡税赋的税赋报告,事情很多啊!”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会心地大笑起来。
这时,门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在门外禀报道:“启禀州牧,樊城文都督派人送来急报!”
“带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军士被侍卫们领了进来,军士单膝跪下呈上一卷军报道:“奉文都督之令,向州牧汇报紧急军情。”
刘璟接过文书卷轴,打开看了一遍,脸色顿时微变,徐庶有些不安地问道:“州牧,出了什么事?”
“曹操向南阳增兵了,从许昌向南阳增兵三万,又从合肥调来四万军,这样南阳的兵力就达十万之众,文聘说,有人发现曹操出现了宛城。”
徐庶心中也是一惊,连忙道:“难道曹军要进攻襄阳吗?”
刘璟点点头,“如果曹操真的出现在宛城,恐怕他要实施围魏救赵之策了,攻打荆襄,解天水郡之危。”
“可是我们和他签署的停战合约还有一年才到期,他真要撕毁合约了吗?一旦毁约,他的信义可就彻底没有了。”徐庶不解地说道。
刘璟摇了摇头,文聘在急报上说,是汉军先入侵南阳,但新野驻军绝没有做过此事,刘璟立刻明白过来,他轻轻叹息一声道:“这其实是我最担心之事,果然发生吗?”
他立刻对侍卫令道:“速去将贾军师和司马军师请来,就说有紧急军情商议。”
半个时辰后,贾诩和司马懿都匆匆赶来,徐庶也没有离开,虽然他不管军务,但事实上,如果襄樊出现兵事,对民政影响极大。
几名侍卫已经将荆襄沙盘搬了过来,刘璟站在沙盘前久久注视着襄阳,他只是一年没有关心襄阳的情况,却感觉似乎过了很多年,原以为曹操会遵守双方的默契,保持东线平静,却没有想到曹操还是要撕毁合约,进攻襄樊了。
刘璟抬头看了看贾诩和司马懿,“两位军师都应该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吧!”
司马懿冷哼一声,“苦肉之计罢了,栽赃给我们,他便可以顺理成章撕毁停战协议,看来曹操真是要进攻襄阳了。”
贾诩点点头,“不得不说,曹军进攻襄阳着实有点令人意外,这应该是围魏救赵之策,曹军真正目的还是为了西线的防御。”
“虽说是围魏救赵,但却是很令人头疼,襄樊只有一万五千军队,如何抵挡曹操的十万大军?”
刘璟叹息一声,“刚刚才恢复一点元气,又要遭受涂炭了。”
这时,徐庶接口道:“其实我觉得应对得力的话,损失应该不太大,新野至樊城一带本来就是以军屯为主,没有多少农民,只是樊城商业人口较多,如果我们撤退及时,然后用水军封锁汉水,曹军就算占领汉水以北,也还是和从前一样,奈何不了我们。”
刘璟也知道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毕竟是十万大军,而且曹操一直有再攻荆州的企图,曹军在南阳岂能没有准备,想到这,刘璟又道:“现在刘备在和交趾士燮对峙,无暇北顾荆南,我打算将江陵的一万军北调襄阳,再从武昌调五千水军增援汉水,这样襄樊就有三万军,有文聘和甘宁镇守,我可以稍稍放心,只是我有点担心他们谋略方面欠缺,会中曹操之计。”
说到这,刘璟看了一眼贾诩,贾诩会意,立刻躬身道:“微臣立刻赶往襄阳,参与防御谋划。”
刘璟笑了起来,“有贾公坐镇襄阳,我就放心多了。”
他的目光落在司马懿身上,见司马懿欲言又止,便问道:“司马军师有什么建议?”
司马懿躬身道:“微臣建议联系孙权,请江东军北攻合肥或者广陵,这样便可以分散襄阳的压力。”
刘璟沉吟片刻道:“这倒是可以,就怕孙权趁机提出要求,废除当初的一些条款。”
徐庶又劝道:“生铁的赔偿已经完成了,江东也收回了豫章郡,我听说江东造了很多九百石战船,这就是一种变相地违约,至于内河禁,现在双方都有利,我想江东也不会要求废除这一条,那么真正的利益还是蕲春郡,只要州牧坚持蕲春郡不让,可以放开他们的战船限制,其实对我们没有损失。”
贾诩也道:“长史说得有道理,江东两三千石的海商船也有不少,这一条限制着实没有实际意义了,放开它,也是我们的一种诚意,关键是蕲春郡不让,就不会损害到我们的利益。”
“好吧!”
刘璟终于答应了,他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交给司马懿,“烦请军师替我出使江东,另外军师去襄阳途中可带上刘敏,让他为副使,出使江东,具体该怎么做,军师可以见机行事。”
司马懿躬身道:“微臣明白了,这就回去收拾,出使江东。”
贾诩也笑道:“我也去襄阳,倒可以和仲达结伴走一程。”
司马懿有些害怕,连忙摆手,“我可先说好,不陪贾公下棋。”
贾诩皱眉道:“你这人怎么如此小气,下几盘棋又何妨?”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和贾诩下一盘棋至少要半天时间,谁也受不了。
这时,门开了,刘璟裹夹着一阵寒风走了进来,歉然笑道:“房间里很冷,要不我们去贵客房,那边更暖和一点。”
“不用了,这里烤火就不冷了。”
今天两人都穿得很随意,不是朝日,两人也去除了那些繁文缛节,就仿佛朋友之间聚会,这也是刘璟对手下的再三要求,徐庶跟随刘璟多年,也就习惯了刘璟的各种规矩。
两人坐下,徐庶取出一只卷轴,递给刘璟道:“上次州牧谈到权力改制问题,按照州牧的思路,我做了一些方案,请州牧看一看。”
其实刘璟和曹操一样,也在考虑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考虑北征,不同的是,曹操有成年儿子可以托付,而刘璟的儿子才四岁,他便考虑从制度上进行改革,防止一人独揽政务大权。
这一点徐庶极为支持,虽然这会削弱徐庶本身的权力,但徐庶考虑的却是将来,一旦形成制度,对君权就是一种很好的制衡,防止君权独大。
刘璟的思路很简单,汉朝是君相共权,君权和相权各自独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相权对君权的制约。
但刘璟这次提出的要求是分权制,也就是多相制,不止一个相国,相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这样就能防止一人独权了。
徐庶又介绍道:“微臣想到的是五长史制,设五名长史,轮流执掌政事权,重大政务之事则五人表决,多数赞成即通过,另外再设立侍中对当权长史的政事进行复核,若有疑问则封驳返回,提交五长史共决,这样就能有效防止一人独权。”
刘璟点点头,这就是他想要的,把将军府的长史之权分散给数人,实际上就是分散相权,又有审核机关,再加上直接向自己汇报的监察内史,这样他就完全可以把政务大权暂时下放了,
他看了看徐庶写的报告,又问道:“长史觉得轮流执掌政事权,多少天轮换一次比较合适?”
“微臣和贾军师商量过,他建议十天一换比较好,这样五十天一轮,不过贾军师已明确表态,他不参与政务。”
刘璟沉思片刻道:“这样吧!我也不暂时不参与,贾军师年迈,他既然不想参与政务,就尊重他的意见,那么就由徐长史、司马军师、蒋琬、费观再加上董和和尹黙,你们六人组成筹备组,详细讨论各种制度,最后达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我再来审核。”
徐庶明白刘璟的意思,其实就是他们六人组成最高权力机构,其中尹黙是掌握复核封驳权,徐庶又想起一事,小心翼翼道:“上次推荐周不疑和廖立为监察左右内史,引起了一些非议。”
“什么非议?”刘璟不解地望着他。
“主要是益州官员不太赞同,因为这两人都是荆州系,众人认为不平衡。”
刘璟心中着实有些不悦,他最不喜欢这种地域对立,很容易造成分裂,虽然不太高兴,但他也知道,现在掌管益州刚刚开始,还得平衡众人的不满。
“那你可有合适的建议?”
徐庶连忙道:“微臣建议廖立为江夏太守,取代苏飞,监察右内史可改为原梓潼郡丞杨仪出任,此人为人刚正不阿,精明心细,适合于地方郡县监察。”
“让我再考虑考虑!”
刘璟说是考虑,其实就是基本上答应了徐庶的建议,他又叮嘱道:“多相制的分权方案事关重大,还望元直多多费心。”
徐庶连忙起身道:“微臣明白了,这就回去准备。”
刘璟笑着摆了摆手,“今天是休日,长史不用这么操劳,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再说吧!”
徐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这人忙碌习惯了,一天不做事,就觉得失魂落魄,没有休息的命,很多人都劝过我,就是改不了,今天还来打扰州牧休息。”
刘璟微微一笑,“不瞒元直,我其实也一样,今天也在批阅各郡税赋的税赋报告,事情很多啊!”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会心地大笑起来。
这时,门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在门外禀报道:“启禀州牧,樊城文都督派人送来急报!”
“带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军士被侍卫们领了进来,军士单膝跪下呈上一卷军报道:“奉文都督之令,向州牧汇报紧急军情。”
刘璟接过文书卷轴,打开看了一遍,脸色顿时微变,徐庶有些不安地问道:“州牧,出了什么事?”
“曹操向南阳增兵了,从许昌向南阳增兵三万,又从合肥调来四万军,这样南阳的兵力就达十万之众,文聘说,有人发现曹操出现了宛城。”
徐庶心中也是一惊,连忙道:“难道曹军要进攻襄阳吗?”
刘璟点点头,“如果曹操真的出现在宛城,恐怕他要实施围魏救赵之策了,攻打荆襄,解天水郡之危。”
“可是我们和他签署的停战合约还有一年才到期,他真要撕毁合约了吗?一旦毁约,他的信义可就彻底没有了。”徐庶不解地说道。
刘璟摇了摇头,文聘在急报上说,是汉军先入侵南阳,但新野驻军绝没有做过此事,刘璟立刻明白过来,他轻轻叹息一声道:“这其实是我最担心之事,果然发生吗?”
他立刻对侍卫令道:“速去将贾军师和司马军师请来,就说有紧急军情商议。”
半个时辰后,贾诩和司马懿都匆匆赶来,徐庶也没有离开,虽然他不管军务,但事实上,如果襄樊出现兵事,对民政影响极大。
几名侍卫已经将荆襄沙盘搬了过来,刘璟站在沙盘前久久注视着襄阳,他只是一年没有关心襄阳的情况,却感觉似乎过了很多年,原以为曹操会遵守双方的默契,保持东线平静,却没有想到曹操还是要撕毁合约,进攻襄樊了。
刘璟抬头看了看贾诩和司马懿,“两位军师都应该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吧!”
司马懿冷哼一声,“苦肉之计罢了,栽赃给我们,他便可以顺理成章撕毁停战协议,看来曹操真是要进攻襄阳了。”
贾诩点点头,“不得不说,曹军进攻襄阳着实有点令人意外,这应该是围魏救赵之策,曹军真正目的还是为了西线的防御。”
“虽说是围魏救赵,但却是很令人头疼,襄樊只有一万五千军队,如何抵挡曹操的十万大军?”
刘璟叹息一声,“刚刚才恢复一点元气,又要遭受涂炭了。”
这时,徐庶接口道:“其实我觉得应对得力的话,损失应该不太大,新野至樊城一带本来就是以军屯为主,没有多少农民,只是樊城商业人口较多,如果我们撤退及时,然后用水军封锁汉水,曹军就算占领汉水以北,也还是和从前一样,奈何不了我们。”
刘璟也知道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毕竟是十万大军,而且曹操一直有再攻荆州的企图,曹军在南阳岂能没有准备,想到这,刘璟又道:“现在刘备在和交趾士燮对峙,无暇北顾荆南,我打算将江陵的一万军北调襄阳,再从武昌调五千水军增援汉水,这样襄樊就有三万军,有文聘和甘宁镇守,我可以稍稍放心,只是我有点担心他们谋略方面欠缺,会中曹操之计。”
说到这,刘璟看了一眼贾诩,贾诩会意,立刻躬身道:“微臣立刻赶往襄阳,参与防御谋划。”
刘璟笑了起来,“有贾公坐镇襄阳,我就放心多了。”
他的目光落在司马懿身上,见司马懿欲言又止,便问道:“司马军师有什么建议?”
司马懿躬身道:“微臣建议联系孙权,请江东军北攻合肥或者广陵,这样便可以分散襄阳的压力。”
刘璟沉吟片刻道:“这倒是可以,就怕孙权趁机提出要求,废除当初的一些条款。”
徐庶又劝道:“生铁的赔偿已经完成了,江东也收回了豫章郡,我听说江东造了很多九百石战船,这就是一种变相地违约,至于内河禁,现在双方都有利,我想江东也不会要求废除这一条,那么真正的利益还是蕲春郡,只要州牧坚持蕲春郡不让,可以放开他们的战船限制,其实对我们没有损失。”
贾诩也道:“长史说得有道理,江东两三千石的海商船也有不少,这一条限制着实没有实际意义了,放开它,也是我们的一种诚意,关键是蕲春郡不让,就不会损害到我们的利益。”
“好吧!”
刘璟终于答应了,他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交给司马懿,“烦请军师替我出使江东,另外军师去襄阳途中可带上刘敏,让他为副使,出使江东,具体该怎么做,军师可以见机行事。”
司马懿躬身道:“微臣明白了,这就回去收拾,出使江东。”
贾诩也笑道:“我也去襄阳,倒可以和仲达结伴走一程。”
司马懿有些害怕,连忙摆手,“我可先说好,不陪贾公下棋。”
贾诩皱眉道:“你这人怎么如此小气,下几盘棋又何妨?”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和贾诩下一盘棋至少要半天时间,谁也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