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话说想求些推荐和打赏,汗!
普鲁士和瑞典的态度激怒了叶卡捷琳娜二世,但是在冷静之后,女皇陛下却是一阵的无奈,黑海地区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动作越来越大,俄国必须要集中精力防备那位野心勃勃的哈里发陛下,这样一来在波罗的海地区与普、瑞开战的话对俄国的前景并不太妙。【小说文学网】
在威廉的指示下,普鲁士政府向梅克伦堡公爵发出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信件中普鲁士指责梅克伦堡拒绝普鲁士提出的军事通行权是一种对普鲁士的极端藐视行为,普鲁士希望梅克伦堡政府能够尽快消除对普鲁士的敌意,不然的话普鲁士将视梅克伦堡为帮助丹麦的帮凶。
梅克伦堡公爵弗德里克接到普鲁士政府的信函之后非常愤怒
“普鲁士人想做什么,他们居然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难道那个孩子国王以为梅克伦堡是他普鲁士的附庸吗!”
在弗德里克的怒火之下,梅克伦堡的一众官员只能面面相觑,稍后,梅克伦堡的内阁大臣基亚维斯站了出来
“公爵殿下,普鲁士人已经在我国的边境处集结了三万大军,而且看情况,显然普鲁士还准备集结更多的兵力,我想我们必须要尽早下定一个决心”
“派往维也纳的使者与奥地利联系上没有?”
听到基亚维斯的话,弗德里克的眉头一皱,紧接着他便询问其关于梅克伦堡与奥地利联系一事来。
“这个,我们的使者确实与奥地利取得了联系,但是奥地利政府并不愿意牵涉进我们与普鲁士的事件中”
“什么?难道奥地利拒绝了我们的求援,难道那位皇帝陛下愿意普鲁士在帝国境内扩大疆域吗?”
弗德里克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在他想来,梅克伦堡向奥地利求援一定会得到奥地利的帮助,但是现在奥地利居然会拒绝,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具体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的确是遭到了奥地利人的拒绝”
话说完基亚维斯好似老了十岁一般。说实话他并不看好梅克伦堡的前景。要知道梅克伦堡只是一个公爵领而已,无论如何凭梅克伦堡的万把人的军队怎么着都是挡不住普鲁士人的,这一点基亚维斯深信不疑。
“立即向丹麦求援,告诉丹麦人,如果我们梅克伦堡被普鲁士击败。那么他们丹麦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还有向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求援,告诉那两个家伙,我们梅克伦堡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只有我们团结在一起才能对抗普鲁士人对于我们的野心”
“是。殿下”
基亚维斯离开公爵府邸之后便立即派人前往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传达弗德里克的意思,正如公爵所说的一样,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有一线生机,不然等待他们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下场。
奥地利为什么拒绝帮助梅克伦堡,自然是因为普鲁士给予了奥地利让那位皇帝陛下心动的利益。威廉答应约瑟夫二世如果奥地利在此次事件中中立,那么普鲁士将会放弃对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野心,同时威廉也会放弃求娶安娜公主的行动,而且作为安娜公主的嫁妆,普鲁士也可以考虑退出波西米亚地区。
这样的条件自然足以让约瑟夫二世心动,毕竟只要奥地利保持中立,那么在不耗费一点实力的情况下便能重新得到波西米亚,这岂不是一件美事?
当然为了防止奥地利突然插手普鲁士与丹麦之间的俗事,在普鲁士没有得到丹麦之前。波西米亚暂时还将由普鲁士代管,只不过普鲁士会与奥地利先签署一份协议。
虽然奥地利上下对普鲁士是否会归还波西米亚半信半疑,有谁会将吃到嘴里的鸭子吐出来?但是看在协议的份上,奥地利答应了普鲁士的条件,在约瑟夫二世看来。即便这是普鲁士的缓兵之计,但是只要有书面的东西,那么奥地利便拥有了波西米亚无可争议的统治权,即便普鲁士以后反悔。奥地利迆可以借此立于不败之地。
部署在梅克伦堡边境的是普鲁士第三、第五、第八师,这三个师分别来自勃兰登堡、萨克森、西立陶宛。另外立陶宛地区的三个团正在快马加鞭的梅克伦堡边界地区赶去。在威廉看来用三万余人平定从普鲁士到丹麦之间的小国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丹麦,虽然丹麦的海军还可以,但是其陆军完全就是渣渣一般的摆设,就连已经没落的瑞典军队都打不过,又拿什么来和如日中天的普鲁士军队战斗。
1788年八月,普鲁士在与丹麦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正式对丹麦宣战,而几天之后,瑞典的古斯坦夫国王也代表瑞典正式发布了针对丹麦的战争动员令,两万瑞典大军随即压向了丹麦的挪威地区。
丹麦的弗雷德里克六世在得到普瑞对丹麦宣战的消息之后彻底慌了神,而且和他预想中不一样的是,俄国人居然除了一些口头上的形式之外根本没有一点点的实际行动。
除了奥斯曼土耳其的威胁之外,还有一点让叶卡捷琳娜二世不得不保持沉默,这一点便是普鲁士答应支持俄国夺取华沙。
1782年,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彻底瓜分波兰,但是因为三国之间微妙的关系,不得不单独将波兰的首都华沙**出来规划成一个自由市,要知道华沙城内可是有着数以十万计的人口而且华沙周边是一片十分肥沃的土地,这让三国一直以来都对华沙充满了渴望。而现在普鲁士愿意支持俄国取得华沙,那么俄国便是十拿九稳,相较于此,圣彼得堡决定暂时观望势态,如果普瑞露出颓势,那么俄国不介意再扑上去咬上一口。
稳定了奥地利与俄国之后,威廉立即让人联系英国方面,之前乔治四世已经答应了威廉,英国将会派出本土舰队的主力前来帮助普鲁士。威廉这次正是想让英国能帮忙封锁卡特加特海峡,只要将卡特加特海峡一封,那么丹麦的航海行业便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到时候
恐怕丹麦的海军都没有精力到普鲁士波罗的海地区来制造麻烦。
1788年八月七日,普鲁士以梅克伦堡作为丹麦的帮凶必须受到惩罚的理由,三万普鲁士大军悍然入侵梅克伦堡,这支三万大军的统帅正是德绍元帅,随着勃兰登堡军事学院越发的走上正规,整整忙碌了四年的德绍被威廉调了回来进入了军事部,而现在更是担任了此次攻伐丹麦的三万余普军的最高统帅。
第三师师长沙恩霍斯特,第五师师长克劳恩茨,第八师师长布吕歇尔,这三位堪称普鲁士军方的少壮派将领担纲了这次战争的主角,虽然克劳恩茨已经四十七了,而最年轻的沙恩霍斯特也已经三十三了。
当初威廉在勃兰登堡军事学院第一次入学考试上赏识的那个青年—格奈瑟瑙也在沙恩霍斯特的麾下担任了一个团长的职务。
可以说此次对丹麦的战争正是威廉对普鲁士军方少壮派的一次考验,随着勃兰登堡军事学院的成立,无数的专业军事人才被输送了普鲁士军队的各个部门,但是这几年和平的生活让这些天之骄子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现在,难得有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威廉将这些普鲁士的未来派上战场让他们经历战争的考验。
亨利、斐迪南等一批老将已经老了,虽然他们依然能够率领普鲁士大军纵横披靡,但是威廉必须为普鲁士的未来培养更多的人才,特别是勃兰登堡军事学院第一任院长汉斯.恩斯特.卡尔.冯.齐腾元帅的逝世对威廉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这让威廉明白了必须培养普鲁士未来顶梁柱们的急迫性。
所以此次威廉决定任命德绍元帅担任此次战争的统帅,作为勃兰登堡军事学院的副院长而在齐腾元帅死后更是接任了院长的德绍,此次参与行动的三个师中很多军官都是从勃兰登堡军事学院走出来,由德绍担任统帅无疑能够最大限度的凝聚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1788年八月八日,普军兵临帕尔辛,守城的梅克伦堡军官眼看普军势大选择了投降,这也让普鲁士军队取得了开门红。
为了应对普鲁士的进攻,梅克伦堡的弗德里克公爵深知分兵四守是不可取的行为,所以他将整个梅克伦堡的兵力都集中到了梅克伦堡的首府什未林,而在公爵的劝说之下,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也向梅克伦堡派遣了总数达到六千余人的援军。
加上梅克伦堡的一万两千军队,在什未林的梅克伦堡联军达到了一万八千余人,但是面对普鲁士的三万大军,弗德里克还是感觉到了不足,他接连向丹麦派遣了五波使者,在几经商讨之后,丹麦同意派出一万三千军队支援梅克伦堡。
大战一触即发!
普鲁士和瑞典的态度激怒了叶卡捷琳娜二世,但是在冷静之后,女皇陛下却是一阵的无奈,黑海地区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动作越来越大,俄国必须要集中精力防备那位野心勃勃的哈里发陛下,这样一来在波罗的海地区与普、瑞开战的话对俄国的前景并不太妙。【小说文学网】
在威廉的指示下,普鲁士政府向梅克伦堡公爵发出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信件中普鲁士指责梅克伦堡拒绝普鲁士提出的军事通行权是一种对普鲁士的极端藐视行为,普鲁士希望梅克伦堡政府能够尽快消除对普鲁士的敌意,不然的话普鲁士将视梅克伦堡为帮助丹麦的帮凶。
梅克伦堡公爵弗德里克接到普鲁士政府的信函之后非常愤怒
“普鲁士人想做什么,他们居然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难道那个孩子国王以为梅克伦堡是他普鲁士的附庸吗!”
在弗德里克的怒火之下,梅克伦堡的一众官员只能面面相觑,稍后,梅克伦堡的内阁大臣基亚维斯站了出来
“公爵殿下,普鲁士人已经在我国的边境处集结了三万大军,而且看情况,显然普鲁士还准备集结更多的兵力,我想我们必须要尽早下定一个决心”
“派往维也纳的使者与奥地利联系上没有?”
听到基亚维斯的话,弗德里克的眉头一皱,紧接着他便询问其关于梅克伦堡与奥地利联系一事来。
“这个,我们的使者确实与奥地利取得了联系,但是奥地利政府并不愿意牵涉进我们与普鲁士的事件中”
“什么?难道奥地利拒绝了我们的求援,难道那位皇帝陛下愿意普鲁士在帝国境内扩大疆域吗?”
弗德里克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在他想来,梅克伦堡向奥地利求援一定会得到奥地利的帮助,但是现在奥地利居然会拒绝,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具体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的确是遭到了奥地利人的拒绝”
话说完基亚维斯好似老了十岁一般。说实话他并不看好梅克伦堡的前景。要知道梅克伦堡只是一个公爵领而已,无论如何凭梅克伦堡的万把人的军队怎么着都是挡不住普鲁士人的,这一点基亚维斯深信不疑。
“立即向丹麦求援,告诉丹麦人,如果我们梅克伦堡被普鲁士击败。那么他们丹麦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还有向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求援,告诉那两个家伙,我们梅克伦堡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只有我们团结在一起才能对抗普鲁士人对于我们的野心”
“是。殿下”
基亚维斯离开公爵府邸之后便立即派人前往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传达弗德里克的意思,正如公爵所说的一样,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有一线生机,不然等待他们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下场。
奥地利为什么拒绝帮助梅克伦堡,自然是因为普鲁士给予了奥地利让那位皇帝陛下心动的利益。威廉答应约瑟夫二世如果奥地利在此次事件中中立,那么普鲁士将会放弃对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野心,同时威廉也会放弃求娶安娜公主的行动,而且作为安娜公主的嫁妆,普鲁士也可以考虑退出波西米亚地区。
这样的条件自然足以让约瑟夫二世心动,毕竟只要奥地利保持中立,那么在不耗费一点实力的情况下便能重新得到波西米亚,这岂不是一件美事?
当然为了防止奥地利突然插手普鲁士与丹麦之间的俗事,在普鲁士没有得到丹麦之前。波西米亚暂时还将由普鲁士代管,只不过普鲁士会与奥地利先签署一份协议。
虽然奥地利上下对普鲁士是否会归还波西米亚半信半疑,有谁会将吃到嘴里的鸭子吐出来?但是看在协议的份上,奥地利答应了普鲁士的条件,在约瑟夫二世看来。即便这是普鲁士的缓兵之计,但是只要有书面的东西,那么奥地利便拥有了波西米亚无可争议的统治权,即便普鲁士以后反悔。奥地利迆可以借此立于不败之地。
部署在梅克伦堡边境的是普鲁士第三、第五、第八师,这三个师分别来自勃兰登堡、萨克森、西立陶宛。另外立陶宛地区的三个团正在快马加鞭的梅克伦堡边界地区赶去。在威廉看来用三万余人平定从普鲁士到丹麦之间的小国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丹麦,虽然丹麦的海军还可以,但是其陆军完全就是渣渣一般的摆设,就连已经没落的瑞典军队都打不过,又拿什么来和如日中天的普鲁士军队战斗。
1788年八月,普鲁士在与丹麦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正式对丹麦宣战,而几天之后,瑞典的古斯坦夫国王也代表瑞典正式发布了针对丹麦的战争动员令,两万瑞典大军随即压向了丹麦的挪威地区。
丹麦的弗雷德里克六世在得到普瑞对丹麦宣战的消息之后彻底慌了神,而且和他预想中不一样的是,俄国人居然除了一些口头上的形式之外根本没有一点点的实际行动。
除了奥斯曼土耳其的威胁之外,还有一点让叶卡捷琳娜二世不得不保持沉默,这一点便是普鲁士答应支持俄国夺取华沙。
1782年,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彻底瓜分波兰,但是因为三国之间微妙的关系,不得不单独将波兰的首都华沙**出来规划成一个自由市,要知道华沙城内可是有着数以十万计的人口而且华沙周边是一片十分肥沃的土地,这让三国一直以来都对华沙充满了渴望。而现在普鲁士愿意支持俄国取得华沙,那么俄国便是十拿九稳,相较于此,圣彼得堡决定暂时观望势态,如果普瑞露出颓势,那么俄国不介意再扑上去咬上一口。
稳定了奥地利与俄国之后,威廉立即让人联系英国方面,之前乔治四世已经答应了威廉,英国将会派出本土舰队的主力前来帮助普鲁士。威廉这次正是想让英国能帮忙封锁卡特加特海峡,只要将卡特加特海峡一封,那么丹麦的航海行业便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到时候
恐怕丹麦的海军都没有精力到普鲁士波罗的海地区来制造麻烦。
1788年八月七日,普鲁士以梅克伦堡作为丹麦的帮凶必须受到惩罚的理由,三万普鲁士大军悍然入侵梅克伦堡,这支三万大军的统帅正是德绍元帅,随着勃兰登堡军事学院越发的走上正规,整整忙碌了四年的德绍被威廉调了回来进入了军事部,而现在更是担任了此次攻伐丹麦的三万余普军的最高统帅。
第三师师长沙恩霍斯特,第五师师长克劳恩茨,第八师师长布吕歇尔,这三位堪称普鲁士军方的少壮派将领担纲了这次战争的主角,虽然克劳恩茨已经四十七了,而最年轻的沙恩霍斯特也已经三十三了。
当初威廉在勃兰登堡军事学院第一次入学考试上赏识的那个青年—格奈瑟瑙也在沙恩霍斯特的麾下担任了一个团长的职务。
可以说此次对丹麦的战争正是威廉对普鲁士军方少壮派的一次考验,随着勃兰登堡军事学院的成立,无数的专业军事人才被输送了普鲁士军队的各个部门,但是这几年和平的生活让这些天之骄子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现在,难得有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威廉将这些普鲁士的未来派上战场让他们经历战争的考验。
亨利、斐迪南等一批老将已经老了,虽然他们依然能够率领普鲁士大军纵横披靡,但是威廉必须为普鲁士的未来培养更多的人才,特别是勃兰登堡军事学院第一任院长汉斯.恩斯特.卡尔.冯.齐腾元帅的逝世对威廉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这让威廉明白了必须培养普鲁士未来顶梁柱们的急迫性。
所以此次威廉决定任命德绍元帅担任此次战争的统帅,作为勃兰登堡军事学院的副院长而在齐腾元帅死后更是接任了院长的德绍,此次参与行动的三个师中很多军官都是从勃兰登堡军事学院走出来,由德绍担任统帅无疑能够最大限度的凝聚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1788年八月八日,普军兵临帕尔辛,守城的梅克伦堡军官眼看普军势大选择了投降,这也让普鲁士军队取得了开门红。
为了应对普鲁士的进攻,梅克伦堡的弗德里克公爵深知分兵四守是不可取的行为,所以他将整个梅克伦堡的兵力都集中到了梅克伦堡的首府什未林,而在公爵的劝说之下,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也向梅克伦堡派遣了总数达到六千余人的援军。
加上梅克伦堡的一万两千军队,在什未林的梅克伦堡联军达到了一万八千余人,但是面对普鲁士的三万大军,弗德里克还是感觉到了不足,他接连向丹麦派遣了五波使者,在几经商讨之后,丹麦同意派出一万三千军队支援梅克伦堡。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