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王政君掌握住了石显集团,刘骜继承帝位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公元前33年,六月二十二日,刘骜登基称帝。
刘骜能够保住太子之位,并如愿登基,石显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理应受到厚赏。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石显仗势欺人,先后害死的名人有萧望之、探险家张骞的孙子张猛、豪才贾谊的曾孙贾捐之等人。靠山刘奭倒后,石显也应该还债了。
匡衡既不擅长政治斗争,也不想整治人,但匡衡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维护儒家伦理。石显是阉人,靠谄媚取宠,仗势欺人,陷害忠良,还胁迫匡衡为恶,这深深伤害匡衡的道德伦理。面对石显的淫威,匡衡隐忍不发,但并不表明他甘愿为虎作伥。匡衡见石显大势已去,便联合御史大夫上书刘骜,说阉人石显谄媚弄权,栽赃嫁祸,陷害忠良,致使朝廷鸡犬不宁,为大汉着想,应该罢免石显。匡衡办事干净利落,连根拔,一窝端,石显党朋全部落入他的罢免之列。学生刘骜听老师匡衡的话,不仅罢免了石显一派所有成员,而且还将石显全家逐回老家。大势已去,石显郁郁而归,死在了半路上。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石显死后,有人立刻在匡衡后心插一刀,想要他的老命,这人就是王尊。
王尊,字子赣,涿州高阳(今河北涿州市)人。王尊家境贫困,又少年丧父,只能依靠叔叔、伯伯的接济度日。他被打发到沼泽中放马牧羊,他忙里偷闲,熟读史书,增长才智,练就一身浩然正气,疾恶如仇,英气勃勃。锻炼几年后,王尊想往高处走,欲到太守府上担任职位。太守亲自考核,发现王尊的确有才,便破格提拔他。王尊步步高升,当到司录校尉。王尊性格坚毅,处事果敢,不怕天,更不怕地。当地方县官时,有一位老妇状告她儿子不孝。王尊怒从心上起,将不孝子吊在树上,命五个手下同时放箭,将其活活射死。
当上太守后,王尊逮捕盗贼、打击地痞流氓,就像张敞打黑除恶一样厉害。可惜王尊太过刚硬,不知权变,触动众怒,落下杀人魔王之名,被免职回家。世道太乱,没有王尊这等人不行。不久,王尊被重新起用,担任东平王的相国。东平王仗势欺人,狂傲得紧,王尊厌恶,两人差一点决斗。
忤逆主人,王尊被免职回家。他意气用事,以个人喜恶评判他人,不知道为官是一门妥协的艺术。虽然如此,他仍是一把好刀,这一点被准备发展势力的王凤看破。王凤正需要这种人,便起用了王尊。王凤是王政君的哥哥,王政君当上皇后后,王氏家族崛起,势力膨胀如火药爆炸。王政君为王氏家族打开通往权力之殿的大道,带领王氏家族走上这条大道的则是王凤。没有王政君,就没有掌权的王凤;没有强悍的王凤,就没有王氏家族喷薄而升的权势。
状告匡衡,因为王尊看不惯匡衡藏方行圆。原来,石显得势时,匡衡明哲保身,附和石显之意干了不少违心的事,例如拒绝封赏甘、陈二人。王尊刚硬耿直,抓住匡衡的这块污点,欲逼匡衡让出丞相一职,将朝廷彻底清理干净。
王尊弹劾匡衡,也是连根拔,即只要是匡衡的同伙,决不放过。王尊厉害,远近闻名,更何况他的靠山是大司马王凤。匡衡害怕事情闹大,不得善终,上书请求辞退,削减食邑。刘骜出于对老师的敬重,保留匡衡的职位,否决了王尊的提议,并将他贬谪到高陵县当县长。
其实,王尊弹劾与他没有冤仇的匡衡,是性格使然;匡衡弹劾与他没有冤仇的石显,是价值观使然。王尊读的是史书,造就他的是浩然正气;匡衡修炼的是儒学,影响他的是价值观。
王家有子名王凤
为了发展势力,王凤需要杀人魔王王尊。同理,为巩固皇权,年方二十的刘骜需要王凤的辅佐。王氏诸侯中,只有王凤能将大事干好,他是一头猛虎,而且王凤有两位谋臣,一个是说客谷永,另一个是独眼龙杜钦。这两个人,无疑为猛虎王凤增添了两只翅膀。
如意人选王尊被踢出长安后,王凤即刻起用赌气甚重的陈汤。陈汤是能人,但赌气太重,贪得无厌。攻克单于城后,陈汤纵容士兵抢掠;借战乱之机,没收康居国的大批财物。陈汤狂傲至极,公开怂恿士兵贪婪。正是因为这一点,丞相匡衡在刘骜称帝后,才旧案重提将清理的矛头指向了陈汤。匡衡对刘骜说,陈汤贪得无厌,腐化堕落,是国家的大蛀虫,应该免除职务。刘骜只知道陈汤的缺点,不知道优点,就按匡衡的意思办理陈汤。
陈汤赌性难除,为了挽回一线生机,决定再赌一把。陈汤上书,奏说康居国送来长安当人质的,不是真王子。陈汤靠打仗起家,此举不过是蓄意再次挑起战争,大发战争横财。然而经过查访,刘骜证实康居国送到长安的是真王子。陈汤欺君,被抓捕入狱,罪当斩首。正当陈汤命悬一刻之际,光禄大夫谷永上书为陈汤开脱,说陈汤建立开国以来对匈奴作战的第一大功,瑕不掩瑜,不应该为一丁点小错就诛杀陈汤。谷永的父亲是谷吉,谷吉护送郅支单于的儿子交还时被郅支单于杀害。陈汤矫诏出兵,斩杀郅支单于,在客观上为谷吉报杀父之仇。谷吉上书救陈汤,一方面是报恩,另一方面是为王凤办事。
谷永上书,刘骜觉得言之成理,释放陈汤,削其爵位,贬为普通士兵。陈汤起于贫寒,经过封侯高峰,现在复归平民,他的生命走了一个圆圈。然而天生陈汤必有用,侯爵失去必复来。陈汤被释放不久,西域都护段会宗发书告急,说都护被乌孙国军队围困,奏请征调西域诸国军队和驻扎在敦煌的汉军。
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乌孙国内诸王发生争执,段会宗履行职责,前往平息。平息后,段会宗前脚刚走,乌孙国又起内乱。段会宗大怒,返身干涉,言语有失,得罪乌孙国。乌孙国见段会宗无能,齐心合力,一致对外,合击段会宗。段会宗不能当机立断,坐失良机,深陷重围,才发书告急。
陈汤是西域的苍鹰,西域有事是他崛起的大好时机。王凤瞄准时机,建议起用陈汤。火烧眉毛,刘骜才知道陈汤的厉害。陈汤淡然从容地对刘骜说,不用担心,不出五天,一定会传来解围的消息。陈汤在西域待了很长的时间,知道汉朝的军事实力,更知道乌孙国的实力。陈汤说,乌孙国不堪一击,一个汉军能抵挡五个乌孙兵,乌孙国军事装备比汉朝的落后一大截。身为将军,陈汤知道兵贵神速。他说,如果从中原发兵,路途遥远,耗费时日,大军还没到,战争就打完了。刘骜接受陈汤的建议,不从中原发兵,就近调遣。果然,静等五日后,段会宗奏疏传到,说兵围已解。陈汤不负王凤厚望,料兵如神。王凤趁热打铁,建议重新起用陈汤,刘骜封陈汤为从事中郎。从事中郎相当于军事统帅部军师,大汉军事部署,陈汤说了算。
双手扶植陈汤,王凤的一双眼睛却恶狠狠地盯着匡衡。匡衡身居高位,招致很多双恶毒的眼睛。匡衡见不得别人穿歪鞋,可他自己的脚也不正,将鞋给穿歪了。匡衡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国家四百顷土地,理应被罢免。匡衡为人师表,行事却糊涂至此,伤害国家利益,刘骜只得公事公办。
本家之间的较量
“丞相之位就该由我来做!”王凤想得咬牙切齿。可是匡衡毕竟是刘骜的老师,这真叫人头疼。
由于阅历极浅,刘骜什么事都要咨询老师匡衡,大多数都听取匡衡的建议。匡衡不傻,他深知自己是王凤的眼中钉。同时,为了王家大业,王凤必须逼聪明人匡衡让路。然而匡衡主动辞退后,王凤又遇上一个更厉害的对手——外戚王商。
同为外戚,但王凤是现在皇帝的外戚,王商是昔日皇帝的外戚。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今属河北)人。汉宣帝刘询称帝后,怀念死去的老母亲,寻找外戚,找到两个舅舅,分别是王无敌和王武。王武死后,王商继承爵位。王商轻财好义,广交豪杰,慷慨豪迈,声名远播。王武死后,王商只要爵位,将继承的财产全部散给其他兄弟。王商此举,满朝公卿极为赞赏,向刘奭举荐。刘奭欣赏王商轻财好义,封光禄大夫,兼任右将军一职。
当初刘奭想废刘骜,王商极力劝阻,对刘骜有过恩情。于是,匡衡被贬后,刘骜就提拔王商担当丞相一职。王商是元老级人物,轻视王凤这种后生小子,认为王凤只是跳梁小丑一个。王凤当大司马,王商当丞相,两人相见便是冤家路窄。王商是火炮,只要心里不舒服,就要张嘴批评,甚至公开批评王凤,说对方太过专权。
对于王商,王凤不敢乱说。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秋,黄河连续四十多天的大雨泛滥。长安城谣言四起,说长安将要被淹没。朝臣听说后,十分惊恐。刘骜无能,惊恐很自然;王凤强人一个,也害怕。刘骜召集朝臣商议对策,王凤建议皇帝和皇后先登船逃命,然后再救其他人。朝臣被吓傻了,大脑失灵,都同意王凤。
众人惶急纷乱,王商淡定从容,告诉刘骜不必惊慌。王商说,自古以来,没有发生过一次长安被淹的事,即使政府最昏庸无道也没发生。王商指出,传说长安将要被淹的话一定是谣言,不能相信。如果听信谣言,让百姓登城避灾,长安人多,必然骚乱,无法预料后果。刘骜派人查探,证实长安将要被淹的话确是讹传。面临大事,王凤慌慌张张,毫无大司马的风范。王商淡定从容,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朝臣深深佩服。
其实,王商认为王凤是后生小子,是有原因的。美男子王商,身高八尺,容貌非凡,很有人格魅力。匈奴单于来朝,在大街上见到王商,啧啧称奇,万分拜服。面对容貌超常,身躯伟岸,智谋过人的王商,王凤只能低头自认跳梁小丑。王商是老江湖,面对大事不慌不乱,很厉害。可惜,他太顽固,不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无论多么厉害,做人都不能狂妄,否则没有好下场,王商偏不相信。王商当上丞相不久,琅玡郡大面积受灾,庄稼颗粒无收。古人总将天灾的原因说成人祸,王商也不例外,决定追究郡守的责任。琅玡郡守是王凤的姻亲,王凤代为求情。王商不理,严格按照程序,将郡守办理了。王凤正在发展势力,王商横插一刀,王凤决定以牙还牙。他找好帮手,写好奏疏,大举向王商发难。王凤告王商五条大罪,第一,滥用职权,打击忠良,飞扬跋扈,居心叵测;第二,奸淫妇女,连王商父亲最亲近的奴婢也不放过;第三,王商的妹妹与人通奸,为了王家的清白,王商指使他人杀害奸夫;第四,王商欺君,制造流言,不送女儿入宫;第五,王商管教无方,致使父子反目,家庭失和,有悖伦常。
写出这等语言狠毒的奏疏的不是别人,正是王商的亲家,墙头草史丹。史丹的女儿嫁给王商的儿子,亲家状告,王商不死也要蜕一层皮。史丹曾经与阉人石显一伙,石显倒台后,这根墙头草就投靠王凤。史丹只要利益,不认亲戚。将揭发信交给刘骜时,史丹狠狠地捅王商一刀,建议刘骜让王商到监狱受罚。王凤整人,不达目的不罢休,坚持要求严肃办理。两只猛虎相斗,刘骜夹在中间,为避免伤及自身安危,刘骜决定罢免王商。王商老了,活不了几年,刘骜的江山需要活得更久的人扶持。
成帝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刘骜罢免王商。大权丧失,王商如跌下万丈山崖,三天后死去。
王凤整死王商,王章看不惯,决定充当朝廷的清道夫,整垮王凤。王章是王凤提拔的,王凤从没想过王章会反戈一击。其中缘由是这样的。
王凤整走其他人,长安有点空虚。为了填满权力的空间,需要调任心腹回长安。赌徒陈汤早已被调到长安,下一个人选就是杀人魔王王尊。长安盗贼流氓厉害得紧,而且还有一个飞天大盗,官府追捕一年多,劳而无功。这样一来,长安需要起用一个厉害人选担任京兆尹。王凤认为最佳人选是王尊。平心而论,王尊敢杀人,敢砍人,适合担任京兆尹。王尊上任后,操起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几下子就将长安的大盗给摆平了。
过于强硬必然容易折断,王尊就是典型的例子。王尊猖狂期间,王商还是丞相,他命御史大夫弹劾王尊,说王尊过于狂妄,不接受朝廷管束。王尊狂妄过火了,王凤保不了他。王尊被免后,王凤起用王章。王章很牛,曾经梦想他的螳螂之臂能阻挡王凤的大车。
王章,字仲卿,泰山巨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王章的家境也很贫穷,王章有一个对丈夫很信任的妻子,因为妻子的鼓励,王章闯过种种难关,活着见到希望的太阳。后来,王章从未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面对王凤的大车也是信心十足。王章凭才学被任用,一路高升,当到谏大夫。王章性格刚硬,敢想敢说敢做,连石显都不怕。文武百官被石显逼得畏畏缩缩之时,王章挺身而出上书弹劾石显。石显遂存了报复心,免去了王章官职。石显倒台后,刘骜立刻便起用王章。王尊第二次被踢出长安后,王凤起用王章为京兆尹。
然而此时王章看不惯王凤弄权,借天上日食的机会上书揭发王凤,为王商平反。王章说,天上出现日食,表明王商被王凤嫁祸,冤屈而死。
男人意气用事,容易被情感冲昏了头脑,但王章的妻子却很清醒,看了王章的奏疏后,便问王章是不是想回到原来的日子。王章浩气凛然,驳回了妻子的话,在他看来,男人的大事女人是不懂的。
刘骜能够保住太子之位,并如愿登基,石显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理应受到厚赏。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石显仗势欺人,先后害死的名人有萧望之、探险家张骞的孙子张猛、豪才贾谊的曾孙贾捐之等人。靠山刘奭倒后,石显也应该还债了。
匡衡既不擅长政治斗争,也不想整治人,但匡衡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维护儒家伦理。石显是阉人,靠谄媚取宠,仗势欺人,陷害忠良,还胁迫匡衡为恶,这深深伤害匡衡的道德伦理。面对石显的淫威,匡衡隐忍不发,但并不表明他甘愿为虎作伥。匡衡见石显大势已去,便联合御史大夫上书刘骜,说阉人石显谄媚弄权,栽赃嫁祸,陷害忠良,致使朝廷鸡犬不宁,为大汉着想,应该罢免石显。匡衡办事干净利落,连根拔,一窝端,石显党朋全部落入他的罢免之列。学生刘骜听老师匡衡的话,不仅罢免了石显一派所有成员,而且还将石显全家逐回老家。大势已去,石显郁郁而归,死在了半路上。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石显死后,有人立刻在匡衡后心插一刀,想要他的老命,这人就是王尊。
王尊,字子赣,涿州高阳(今河北涿州市)人。王尊家境贫困,又少年丧父,只能依靠叔叔、伯伯的接济度日。他被打发到沼泽中放马牧羊,他忙里偷闲,熟读史书,增长才智,练就一身浩然正气,疾恶如仇,英气勃勃。锻炼几年后,王尊想往高处走,欲到太守府上担任职位。太守亲自考核,发现王尊的确有才,便破格提拔他。王尊步步高升,当到司录校尉。王尊性格坚毅,处事果敢,不怕天,更不怕地。当地方县官时,有一位老妇状告她儿子不孝。王尊怒从心上起,将不孝子吊在树上,命五个手下同时放箭,将其活活射死。
当上太守后,王尊逮捕盗贼、打击地痞流氓,就像张敞打黑除恶一样厉害。可惜王尊太过刚硬,不知权变,触动众怒,落下杀人魔王之名,被免职回家。世道太乱,没有王尊这等人不行。不久,王尊被重新起用,担任东平王的相国。东平王仗势欺人,狂傲得紧,王尊厌恶,两人差一点决斗。
忤逆主人,王尊被免职回家。他意气用事,以个人喜恶评判他人,不知道为官是一门妥协的艺术。虽然如此,他仍是一把好刀,这一点被准备发展势力的王凤看破。王凤正需要这种人,便起用了王尊。王凤是王政君的哥哥,王政君当上皇后后,王氏家族崛起,势力膨胀如火药爆炸。王政君为王氏家族打开通往权力之殿的大道,带领王氏家族走上这条大道的则是王凤。没有王政君,就没有掌权的王凤;没有强悍的王凤,就没有王氏家族喷薄而升的权势。
状告匡衡,因为王尊看不惯匡衡藏方行圆。原来,石显得势时,匡衡明哲保身,附和石显之意干了不少违心的事,例如拒绝封赏甘、陈二人。王尊刚硬耿直,抓住匡衡的这块污点,欲逼匡衡让出丞相一职,将朝廷彻底清理干净。
王尊弹劾匡衡,也是连根拔,即只要是匡衡的同伙,决不放过。王尊厉害,远近闻名,更何况他的靠山是大司马王凤。匡衡害怕事情闹大,不得善终,上书请求辞退,削减食邑。刘骜出于对老师的敬重,保留匡衡的职位,否决了王尊的提议,并将他贬谪到高陵县当县长。
其实,王尊弹劾与他没有冤仇的匡衡,是性格使然;匡衡弹劾与他没有冤仇的石显,是价值观使然。王尊读的是史书,造就他的是浩然正气;匡衡修炼的是儒学,影响他的是价值观。
王家有子名王凤
为了发展势力,王凤需要杀人魔王王尊。同理,为巩固皇权,年方二十的刘骜需要王凤的辅佐。王氏诸侯中,只有王凤能将大事干好,他是一头猛虎,而且王凤有两位谋臣,一个是说客谷永,另一个是独眼龙杜钦。这两个人,无疑为猛虎王凤增添了两只翅膀。
如意人选王尊被踢出长安后,王凤即刻起用赌气甚重的陈汤。陈汤是能人,但赌气太重,贪得无厌。攻克单于城后,陈汤纵容士兵抢掠;借战乱之机,没收康居国的大批财物。陈汤狂傲至极,公开怂恿士兵贪婪。正是因为这一点,丞相匡衡在刘骜称帝后,才旧案重提将清理的矛头指向了陈汤。匡衡对刘骜说,陈汤贪得无厌,腐化堕落,是国家的大蛀虫,应该免除职务。刘骜只知道陈汤的缺点,不知道优点,就按匡衡的意思办理陈汤。
陈汤赌性难除,为了挽回一线生机,决定再赌一把。陈汤上书,奏说康居国送来长安当人质的,不是真王子。陈汤靠打仗起家,此举不过是蓄意再次挑起战争,大发战争横财。然而经过查访,刘骜证实康居国送到长安的是真王子。陈汤欺君,被抓捕入狱,罪当斩首。正当陈汤命悬一刻之际,光禄大夫谷永上书为陈汤开脱,说陈汤建立开国以来对匈奴作战的第一大功,瑕不掩瑜,不应该为一丁点小错就诛杀陈汤。谷永的父亲是谷吉,谷吉护送郅支单于的儿子交还时被郅支单于杀害。陈汤矫诏出兵,斩杀郅支单于,在客观上为谷吉报杀父之仇。谷吉上书救陈汤,一方面是报恩,另一方面是为王凤办事。
谷永上书,刘骜觉得言之成理,释放陈汤,削其爵位,贬为普通士兵。陈汤起于贫寒,经过封侯高峰,现在复归平民,他的生命走了一个圆圈。然而天生陈汤必有用,侯爵失去必复来。陈汤被释放不久,西域都护段会宗发书告急,说都护被乌孙国军队围困,奏请征调西域诸国军队和驻扎在敦煌的汉军。
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乌孙国内诸王发生争执,段会宗履行职责,前往平息。平息后,段会宗前脚刚走,乌孙国又起内乱。段会宗大怒,返身干涉,言语有失,得罪乌孙国。乌孙国见段会宗无能,齐心合力,一致对外,合击段会宗。段会宗不能当机立断,坐失良机,深陷重围,才发书告急。
陈汤是西域的苍鹰,西域有事是他崛起的大好时机。王凤瞄准时机,建议起用陈汤。火烧眉毛,刘骜才知道陈汤的厉害。陈汤淡然从容地对刘骜说,不用担心,不出五天,一定会传来解围的消息。陈汤在西域待了很长的时间,知道汉朝的军事实力,更知道乌孙国的实力。陈汤说,乌孙国不堪一击,一个汉军能抵挡五个乌孙兵,乌孙国军事装备比汉朝的落后一大截。身为将军,陈汤知道兵贵神速。他说,如果从中原发兵,路途遥远,耗费时日,大军还没到,战争就打完了。刘骜接受陈汤的建议,不从中原发兵,就近调遣。果然,静等五日后,段会宗奏疏传到,说兵围已解。陈汤不负王凤厚望,料兵如神。王凤趁热打铁,建议重新起用陈汤,刘骜封陈汤为从事中郎。从事中郎相当于军事统帅部军师,大汉军事部署,陈汤说了算。
双手扶植陈汤,王凤的一双眼睛却恶狠狠地盯着匡衡。匡衡身居高位,招致很多双恶毒的眼睛。匡衡见不得别人穿歪鞋,可他自己的脚也不正,将鞋给穿歪了。匡衡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国家四百顷土地,理应被罢免。匡衡为人师表,行事却糊涂至此,伤害国家利益,刘骜只得公事公办。
本家之间的较量
“丞相之位就该由我来做!”王凤想得咬牙切齿。可是匡衡毕竟是刘骜的老师,这真叫人头疼。
由于阅历极浅,刘骜什么事都要咨询老师匡衡,大多数都听取匡衡的建议。匡衡不傻,他深知自己是王凤的眼中钉。同时,为了王家大业,王凤必须逼聪明人匡衡让路。然而匡衡主动辞退后,王凤又遇上一个更厉害的对手——外戚王商。
同为外戚,但王凤是现在皇帝的外戚,王商是昔日皇帝的外戚。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今属河北)人。汉宣帝刘询称帝后,怀念死去的老母亲,寻找外戚,找到两个舅舅,分别是王无敌和王武。王武死后,王商继承爵位。王商轻财好义,广交豪杰,慷慨豪迈,声名远播。王武死后,王商只要爵位,将继承的财产全部散给其他兄弟。王商此举,满朝公卿极为赞赏,向刘奭举荐。刘奭欣赏王商轻财好义,封光禄大夫,兼任右将军一职。
当初刘奭想废刘骜,王商极力劝阻,对刘骜有过恩情。于是,匡衡被贬后,刘骜就提拔王商担当丞相一职。王商是元老级人物,轻视王凤这种后生小子,认为王凤只是跳梁小丑一个。王凤当大司马,王商当丞相,两人相见便是冤家路窄。王商是火炮,只要心里不舒服,就要张嘴批评,甚至公开批评王凤,说对方太过专权。
对于王商,王凤不敢乱说。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秋,黄河连续四十多天的大雨泛滥。长安城谣言四起,说长安将要被淹没。朝臣听说后,十分惊恐。刘骜无能,惊恐很自然;王凤强人一个,也害怕。刘骜召集朝臣商议对策,王凤建议皇帝和皇后先登船逃命,然后再救其他人。朝臣被吓傻了,大脑失灵,都同意王凤。
众人惶急纷乱,王商淡定从容,告诉刘骜不必惊慌。王商说,自古以来,没有发生过一次长安被淹的事,即使政府最昏庸无道也没发生。王商指出,传说长安将要被淹的话一定是谣言,不能相信。如果听信谣言,让百姓登城避灾,长安人多,必然骚乱,无法预料后果。刘骜派人查探,证实长安将要被淹的话确是讹传。面临大事,王凤慌慌张张,毫无大司马的风范。王商淡定从容,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朝臣深深佩服。
其实,王商认为王凤是后生小子,是有原因的。美男子王商,身高八尺,容貌非凡,很有人格魅力。匈奴单于来朝,在大街上见到王商,啧啧称奇,万分拜服。面对容貌超常,身躯伟岸,智谋过人的王商,王凤只能低头自认跳梁小丑。王商是老江湖,面对大事不慌不乱,很厉害。可惜,他太顽固,不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无论多么厉害,做人都不能狂妄,否则没有好下场,王商偏不相信。王商当上丞相不久,琅玡郡大面积受灾,庄稼颗粒无收。古人总将天灾的原因说成人祸,王商也不例外,决定追究郡守的责任。琅玡郡守是王凤的姻亲,王凤代为求情。王商不理,严格按照程序,将郡守办理了。王凤正在发展势力,王商横插一刀,王凤决定以牙还牙。他找好帮手,写好奏疏,大举向王商发难。王凤告王商五条大罪,第一,滥用职权,打击忠良,飞扬跋扈,居心叵测;第二,奸淫妇女,连王商父亲最亲近的奴婢也不放过;第三,王商的妹妹与人通奸,为了王家的清白,王商指使他人杀害奸夫;第四,王商欺君,制造流言,不送女儿入宫;第五,王商管教无方,致使父子反目,家庭失和,有悖伦常。
写出这等语言狠毒的奏疏的不是别人,正是王商的亲家,墙头草史丹。史丹的女儿嫁给王商的儿子,亲家状告,王商不死也要蜕一层皮。史丹曾经与阉人石显一伙,石显倒台后,这根墙头草就投靠王凤。史丹只要利益,不认亲戚。将揭发信交给刘骜时,史丹狠狠地捅王商一刀,建议刘骜让王商到监狱受罚。王凤整人,不达目的不罢休,坚持要求严肃办理。两只猛虎相斗,刘骜夹在中间,为避免伤及自身安危,刘骜决定罢免王商。王商老了,活不了几年,刘骜的江山需要活得更久的人扶持。
成帝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刘骜罢免王商。大权丧失,王商如跌下万丈山崖,三天后死去。
王凤整死王商,王章看不惯,决定充当朝廷的清道夫,整垮王凤。王章是王凤提拔的,王凤从没想过王章会反戈一击。其中缘由是这样的。
王凤整走其他人,长安有点空虚。为了填满权力的空间,需要调任心腹回长安。赌徒陈汤早已被调到长安,下一个人选就是杀人魔王王尊。长安盗贼流氓厉害得紧,而且还有一个飞天大盗,官府追捕一年多,劳而无功。这样一来,长安需要起用一个厉害人选担任京兆尹。王凤认为最佳人选是王尊。平心而论,王尊敢杀人,敢砍人,适合担任京兆尹。王尊上任后,操起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几下子就将长安的大盗给摆平了。
过于强硬必然容易折断,王尊就是典型的例子。王尊猖狂期间,王商还是丞相,他命御史大夫弹劾王尊,说王尊过于狂妄,不接受朝廷管束。王尊狂妄过火了,王凤保不了他。王尊被免后,王凤起用王章。王章很牛,曾经梦想他的螳螂之臂能阻挡王凤的大车。
王章,字仲卿,泰山巨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王章的家境也很贫穷,王章有一个对丈夫很信任的妻子,因为妻子的鼓励,王章闯过种种难关,活着见到希望的太阳。后来,王章从未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面对王凤的大车也是信心十足。王章凭才学被任用,一路高升,当到谏大夫。王章性格刚硬,敢想敢说敢做,连石显都不怕。文武百官被石显逼得畏畏缩缩之时,王章挺身而出上书弹劾石显。石显遂存了报复心,免去了王章官职。石显倒台后,刘骜立刻便起用王章。王尊第二次被踢出长安后,王凤起用王章为京兆尹。
然而此时王章看不惯王凤弄权,借天上日食的机会上书揭发王凤,为王商平反。王章说,天上出现日食,表明王商被王凤嫁祸,冤屈而死。
男人意气用事,容易被情感冲昏了头脑,但王章的妻子却很清醒,看了王章的奏疏后,便问王章是不是想回到原来的日子。王章浩气凛然,驳回了妻子的话,在他看来,男人的大事女人是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