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十七年三月初,皇帝决定,东巡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用以告祭列祖列宗,大齐江山永固。

    对于皇帝要泰山封禅,不止文武百官,就连天下文人书生,都是有微词的。自古以来,于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皇帝,文治武功,总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

    本朝立国至今,可还没举行过泰山封禅这种大事。天德帝别说比不上前朝的千古帝王,本朝君王,也个个比他强呀!

    开国的太|祖,休养生息的文宗,平定鞑靼的武宗,就连昭德太子也比如今的天子强上百倍。一个丢失龙兴之地的帝王,还想泰山封禅,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以御史台的言官们为首,上书的上书,直谏的直谏,撞墙的撞墙。朝里朝外,鸡飞狗跳。一项不太和天德帝做对的御史台主官李守明,根本管不住手下的御史们。夹在皇帝和言官中间受夹板气。

    上书的文官们也不是傻子,总不能明晃晃打皇帝的脸,直白的说陛下您德行不够格,泰山封禅简直就是个笑话!

    只能变着花样想理由,什么皇帝出行劳民伤财,请陛下为大齐百姓考虑。什么此去泰山山高水长,担心皇帝安全。还有的说泰山距离范阳过近,怕惊扰了圣驾。

    反正无论朝野上下是个什么态度,皇帝是铁了心要去泰山,谁也阻拦不得!在这个档口,李阁老站出来支持皇帝东行。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这三年间,朝廷、准确来说是大齐王朝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非昭德太子一系香火传承莫属。

    大朝会上,天德帝突然神情悲戚,忆起了先帝。说是梦到了先帝,先帝最器重大哥,最疼元照小皇孙,一想到他们父子二人没有香火祭祀,很是恼火。皇帝说自己是个孝子,绝不能让父皇在九泉之下不能安宁,要选嗣子继承长兄一脉的香火。

    一道惊雷炸|开了乾阳殿上空,群臣被炸得目瞪口呆。皇帝这是唱得是哪一出呀?昭德太子的香火是怎么断的,你自己心里面没数吗?皇帝这是准备将还想着昭德太子的朝臣连根拔除吗?这招也太浅显些呀,谁能上当?

    皇帝的表演刚结束,秦家能参加大朝会的唯二两个人,马上站出来请罪。秦百问、秦百川两兄弟口才了得,将天德帝夸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孝子。

    李阁老等祥泰朝的老臣听得十分辛苦。一个因谋逆登上皇位的帝王,一个断了自己两位兄弟香火的帝王,何谈孝?孝心都是黑的吧?

    秦家自有风骨,要不然秦老祭酒也当不上皇子之师,秦家长房也不会一门两进士,再次进入洛阳城的政治社交圈。这样的秦家,肯低下腰为天德帝歌功颂德,可见要办的事情不简单。

    秦家兄弟夸完了皇帝,接着是请罪,秦家没教养好女儿,害得元照小皇孙无辜枉送了性命。可小皇孙毕竟无辜,还请陛下怜悯小皇孙泉下孤苦,择一门亲事,有子孙后人祭拜。

    放眼整个大齐,最记挂元照小皇孙的,非秦家莫属。小皇孙可怜是可怜,可结冥亲,未免也太玩笑了些。难道要皇帝下令,让朝臣们交出所有早夭女儿的庚帖吗?谁又愿意与昭德太子一家接这门莫须有的亲事?皇帝可是善变的,万一将来后悔了怎么办?

    人和人的想法终究千奇百态。有人为天德帝歌功颂德,极尽谄媚之能事。有人觉得元照小皇孙的威胁比昭德太子少太多,过继子嗣到皇孙名下未尝不可。有人则是坚决反对,元照小皇孙属早夭幼儿,从来没有单独祭拜的先例。

    这个时候,李阁老站了出来,老人家表示,陛下记挂早逝兄长,实乃大齐之幸,百姓之福。这拍马屁的功夫,不服不行。三言两语,将天德帝哄开花了。

    但过继子嗣,关乎昭德一脉的名声与未来。如若子嗣不成器,连累了昭德贤明,辜负陛下圣恩,那可就是罪过了。

    按年龄,元照小皇孙也到了义亲的时候,可寻常女子如何能配得上先帝金孙?冥婚之事不可操之过急。等小皇孙大婚后,嗣子再慢慢考校也不迟。

    说的全都是皇帝爱听的。天德帝既要名声,又不想付出太多。李阁老的提议,正中下怀。命令钦天监寻找皇孙良配。

    皇孙元照,与天德帝仅存的两位皇子同龄。早夭的皇孙都说亲了,正经的皇子们自然不能落下。

    天德帝连死人都防着,活人更是千防万防,就怕两位皇子翅膀硬了,觊觎他屁|股底下的龙椅。

    天德帝下令选修,招有德之家的女子入宫,命地方官员举荐。意思很明显了,两位皇子未来的正妃、侧妃,都要出自普通人家,祖上三代不能为官,且广有贤明,乐善好施的人家。杜绝了两位皇子因联姻得到助力的可能。

    不得不说,天德帝的胸襟、气度,完全不及他爹武宗皇帝。本事大大,野心不小,自视甚高。

    昭德太子与李阁老的君臣之情,还要从仁宗承平朝说起。那个时候,昭德太子刚随仁宗皇帝上朝听政,还是个半大孩子。李阁老刚刚结束外任,调回京城洛阳,在工部任职。

    是昭德太子发现了李阁老的才能,向祖父仁宗举荐了他。而后李阁老任职户部、吏部,最后官至吏部尚书,成为百官之首。

    至于李阁老为何在武宗祥泰朝时,别说阁老,就连阁臣都没有。武宗皇帝不耐烦这些阁臣管东管西,再加上常年领兵在外,怕这些老臣倚老卖老,欺负监国的太子,索性直接空置内阁。

    天德帝登基后,身边得用的人不多,有用的更少。毕竟太子早定,一个和皇位不太有关系的得宠皇子,对大哥把持多年的朝政不太熟悉,再正常不过。

    这些年下来,除了李阁老这个内阁首府岿然不动外,其余阁臣的变动很是频繁。人数也保持在三到五人不等。

    长眼睛的都能看出来,天德帝对制约他的内阁,很是不满。可文人的风骨并不怕皇帝的厌弃,做的不对我就说,大不了撞柱子!

    李阁老一站出来,皇帝泰山封禅的阻力一下子小了不少。皇帝打定主意要做的事情,死多少人都是能办成的。

    不到半个月,东巡泰山的准备工作便已完成。皇帝下令,凡五品以上官员都要随行。华家父子都在随行之列。

    李阁老等年纪大一些的老臣,则自请留守京城为皇帝分忧。天德帝对李阁老等老臣的识时务很是高兴。泰山封禅本就是大事,也是喜事。一个来回,怎么说也要个大半年。万一哪个老臣死在半路上,多扫兴!

    崇政坊,华府,观海居。

    陆选芳正在为华寄锦准备随驾的行囊,因为不放心夫君离家过久,难免叮嘱。华寄锦拿了本书,含笑听着。

    陆选芳不高兴了:“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华寄锦合上书本:“听了,听了。注意安全,照顾好父亲。准备的药丸,一天一颗,都够我吃到回来了!”陆选芳涨红了脸:“你笑我!”华寄锦否认:“我这是感激。”

    现如今的华寄锦,是天德帝眼前第一红人,也是锦衣卫的第二人。要得到这样的成绩,可是不容易。

    虽然锦衣卫整体被认定为奸佞之辈。可锦衣卫中也是有鄙视链的,华寄锦这种出身好,抱上皇帝大腿直接飞升的,还是很受排斥的。不服气、凭什么。

    好在指挥使很赏识华寄锦,为他在锦衣卫力争上游提供了很多助力。要说这程颐之有多提携后辈、多无私,倒也说不上。

    作为勋贵子弟,母亲又是宗室郡主。程颐之出身好、教养好,不能说是个和善人。这些年指挥使当下来,口碑还是不错的。

    程颐之有他的顾虑,皇帝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他作为皇帝的伴读,比天德帝还虚长几岁,早就在想退下来。为自己、为程家留个体面。

    之前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皇帝只相信自己,所有的谋划都只能搁浅。现如今来了个皇帝更喜欢的华寄锦,简直是正中下怀。程颐之要高兴死了,只等时机一到,举荐华寄锦功成身退,也全了君臣情分。

    “此次东行,来回的路线都不同。说是半年可归,我看陛下的意思,年底能回来就不错了。洛阳空了下来,你也轻松些。和母亲一起回淳化坊住几天,太夫人年纪大了,也尽尽孝。”华寄锦叮嘱妻子,怕她回娘家有心理负担。

    陆选芳明显兴致不高:“我不回去,我还要照顾妹妹!”华寄锦不解:“我前几天遇到岳父,还说岳母想你了。怎么,有了夫君忘了娘,不要娘亲了?”

    陆选芳扭捏:“和你说了也不明白!”华寄锦怎么不明白,不就是孩子的事情嘛!成亲快三年了,陆选芳无所出。虽然华家没说什么,华寄锦也没纳妾,可陆承焉夫妻着急呀!

    陆选芳回了娘家,不是求神拜佛,就是吃补药养身体。这种即害羞又着急的情绪,让她想逃离。

    “母亲想接大姐和洛洛到芙蓉园小住几日。不想回家,到芙蓉园住几天也好。洛阳城终究憋闷了一些。”华寄锦提出另一个建议。

    天德十五年的时候,华令柔生下长女李周洛,小名洛洛,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一岁多了,正是好玩的时候。陆承茵喜欢极了,恨不得住在李府,日日能见到小孙孙。

    陆选芳无理取闹:“夫君费尽心思赶我们走,不就是怕你不在,黏黏被欺负嘛!真是偏心!”

    华寄锦坚决不承认:“黏黏古灵精怪,鬼点子贼多,谁能欺负了她去!”陆选芳提到五妹妹,有一肚子话说:“你这宝贝妹妹,不是打球、练武,就是凫水斗鸡,皮肤都快和你一个颜色了!再不管管,就不怕嫁不出去?黏黏可都十一了,再过几年就要义亲了,可不能再这样放任她!”

    华寄锦完全接受不了宝贝妹妹快到了义亲的年纪:“黏黏还小,长大了自然就收心了。再说了,不是还有阿宝嘛!”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小宅门大宅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斯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0章 第50章泰山行,小宅门大宅门,十月阅读并收藏小宅门大宅门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