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结束,卷子弥封完毕后,已到了戌时三刻,掌卷官将卷子悉数送往东阁。

    东阁灯火通明,读卷官们早早候在此处。

    读卷官官位颇高,非执政大臣不能任,由此亦可见殿试在于遴选执政才能,非锦绣文章而已。

    今年的殿试,首辅楼阁老任执事官,次辅沈阁老任总读卷官,余下有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正官和詹事府、翰林院堂上官等十余人为读卷官。

    楼阁老拱手道:“辛苦沈大学士,辛苦诸位大人了。”阅卷工作彻夜开始。

    时间颇紧,今夜、明日阅卷初分一二三等,后日文华殿沈阁老拟定前十之卷,其后是呈圣上评阅定下最终名次、乾清宫小传胪,最后是太和殿传胪大典。

    前后不过三日而已,大有快刀斩乱麻之意。

    读卷官们身居高位,个个皆进士出身,又从事政务多年,判读文章好坏自然是游刃有余。读卷官们需要将分到的卷子仔细通读完、分级,将一等卷举荐到文华殿,作为一甲的备选卷。

    沈阁老作为总读卷官,需要把三百零三份卷子全部通读一遍,从自己属意的卷子和举荐上来的一等卷中遴选十卷,与首辅商议后,送往御书房。

    一夜挑灯夜读,灯芯燃尽,东阁翻阅声不止。

    孰高孰低,每个读卷官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考生与读卷官政见相合则易受举荐,相悖则易落于下乘。

    裴少淮的卷子流入到通政司正官余通政使手中。

    余通政使读完一遍,忍不住又读了一遍。通政司负责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各地军情灾情,他作为正官自然能领会到文中的切切爱民之心。

    他虽欢喜文章见解却有些犯难——文章近乎是直谏,放胆指陈朝政,在殿试文章中显得“独树一帜”。

    独树一帜可以是出众,也可以是出格。

    余通政使思忖了片刻,最终落笔写道:“殿试间行文不受拘束实属不易,放胆直言秉持忠直,书生意气难能可贵,荐为一等卷。”

    总归他推荐上去,还要经由文华殿沈阁老再审,他没有过多顾虑。

    余通政使推荐此卷,也颇有些私心,此学子正直敢言,很适合通政司“陈情建言”的职务,是个好苗子。只要他推荐上去了,即便入不了前十,至少也是金榜前列,留京无虞。

    ……

    殿试次日午后,文华殿,沈阁老悬臂执笔,迟迟未能落于纸上,墨汁垂于笔尖,将滴未滴。

    初步阅卷完成,三十余份卷子摆在沈阁老案上,只能推选十卷上去。

    难的不是如何挑选出十卷,难的是如何安置他手里的这份“直谏”卷。

    沈阁老刚主考了会试,无需拆下弥封的纸套,根据文风他也能猜到文章出自何人之手。依沈阁老对圣上的了解,直谏并无大不妥,这番见解也颇合圣上的政见,他大可以直接把此卷列为一甲之选。

    令沈阁老犹豫的是那股似曾相识的文风——主次分明,粗中有细,锋芒藏而不露。会试时他只是猜测,在知晓裴少淮曾游学江南以后,这种猜测近乎得到证实。

    裴少淮应该得过邹阁老的指点。

    “指点”二字足以将这个青年学子划为某一派系。

    沈阁老心中推算着,倘若他将裴少淮的卷子直接列为一甲之选,或是列为十卷之选,送到首辅处会如何,送到记圣上跟前又会如何。

    沈阁老想到,楼阁老已经不经意跟他提了两回谢英晟这个名字,谢英晟会试居于第五,是个学问十分扎实的。又想到近来朝堂上的一条流言“翰林多济水,朝士半河西”,楼阁老和谢英晟正好是河西济水这个地方的。

    综合考量后,沈阁老有了主意,他拆开三十份卷子的纸套,再结合会试的名次,选出了十份卷子,排列好顺序,附上名单,叫来监临官,道:“此为一甲和二甲前七的备选卷,送至武英殿给楼阁老过目。”

    “是。”

    ……

    第三日早朝后,乾清宫内东侧南庑御书房内,到了圣上御笔亲定三名次第的时候。

    一般而言,为表君臣和睦、信任,圣上基本只会略调一甲三鼎名次,顶多会从二甲前七中另外提拔人到一甲中。

    卷卷字迹不一,皆有可取之处,圣上花了半个时辰将卷子翻阅完毕,沈阁老在底下静候,等待圣上发问。

    不管问到哪一份卷子,他都能答出个子丑寅卯来。

    圣上脸上不露喜怒,平声问道:“裴少淮殿试卷子何在?”

    听闻圣上直呼其名而非春闱会元,沈阁老便知事成了一半,这说明圣上对裴少淮的印象来源不止春闱会元而已。

    他上前半步作揖应道:“此子春闱应答虽好,但殿试文章有明显瑕疵,微臣将其列为了二甲第八名。”刚好落在十卷之外。

    “毕竟是春闱会元,取卷来,朕亲阅。”圣上言道。

    “微臣遵命。”

    檀香烟雾娉娉袅袅,圣上花了一刻钟读完裴少淮的卷子,中间微微颔首,问沈阁老道:“爱卿所言瑕疵何在?”

    沈阁老将腹稿托出,言道:“微臣以为言辞过于切直。”

    圣上未置可否,而是读了卷子中的一段话,读道:“治官,慎选科贡而心存侥幸者难入官,严于监察而苟延年岁者难立足,明于风纪而政绩不闻者难升迁,施法于行而贪浊受贿者难幸免。”

    读完才道:“慎、严、明、法,此四字便是入朝为官多年者亦未必能够说全、识全,而一学子可在殿试之中、一日之内、寥寥数句阐述明白,这样的见解只要对国对民好的,直率一些又如何?”

    沈阁老应道:“微臣浊目,请圣上恕罪。”

    圣上没有治罪的意思,只道:“此文典实直言,不拘忌讳,见解精辟,当选一甲之首。”言罢,取笔在卷首写下“钦定一甲第一名”的字样。

    沈阁老喜而不露,含蓄问圣上如何调整剩下卷子的顺序。

    圣上拿起那位河西济水才子谢英晟的卷子,问道:“缘何举此卷为一甲之首?”

    沈阁老应道:“此子文思深刻,字迹秀楷,可为其添色也。”

    圣上摇摇头,言道:“论文不论书。”看文章而不看书法。

    紧接着圣上又道:“文思深刻而举措不足,这样罢,将此卷列为二甲第八,其余卷子的顺序就不必再改了。”

    如此,一甲三鼎和二甲前七基本定音。

    圣上拿起裴少淮的文章,若有所思道:“此子文风细而全,总给朕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既然圣上先开口了,沈阁老直言自己的猜测,说道:“微臣以为颇有三四分邹阁老昔日之风。”

    圣上微一顿,脸上显露一丝愧疚感又立马掩了过去,他肯定了沈阁老的猜测,记道:“确有几分相似。”那种感觉就从这几分相似而来。

    ……

    这日午后,京都城内各会馆学子翘首以待。

    明日才是传胪大典,但今日的“小传胪”一样值得期待,被“小传胪”意味着得了金榜前十,名列前茅。

    所谓小传胪,即是礼部将前十带入宫,提前接受圣上召见,短暂面见,相当于一个小小的面试。

    某某因面目清秀又尚未婚配,由榜眼划到探花,或是某某气质猥琐、风仪不佳,不为天子所喜,被剔出一甲甚至前十……这样的事便发生在小传胪中。

    景川伯爵府中,林氏早早催儿子穿上贡士服,替少淮把衣物整理妥帖,让他在中堂静候礼部官员前来召唤入宫。

    裴少淮内心讪讪,若是按照以往惯制,他是会元理应在前十之列,必定会被小传胪。

    裴家人都这样以为,毕竟裴少淮发挥向来稳定。

    只有裴少淮心里知道,他写了那样的直谏文章,有些出格,这前十就未必了。他殿试回来后,未曾向家人透露,以免家人担忧。

    很快就能出结果了,裴少淮这样想,静静等着。

    过了三日,他心中想法愈发明晰,若是再来一次他还是会坚定那样去写,只消没有将家人置于险境当中,直言直谏又如何?倘若真的不为天子所喜的时候,再论后面的事。

    不能一开始就畏手畏脚。

    走上官途,往后还有许多抉择的时候。

    府外马蹄声来,伯爵府小厮赶紧将正大门打开,只见礼部官吏宣道:“宣乙酉科贡士裴少淮入宫觐见——”

    看到家人欢喜的模样,裴少淮亦松了口气,心想,看来读卷官、沈阁老和圣上还是有些宽容度的,可以认得下他的那番直切之言。

    ……

    天子住在乾清宫,小传胪便设在这里。

    和盛大庄重的传胪大典不同,小传胪仪式感没有那么强,没有大阵仗也没有奏乐,安安静静的。

    裴少淮在乾清宫外见到了另外九名贡士,年岁不一,个个都还算得上仪表堂堂,应当不至于会被剔出前十。

    他是年岁最小的一个,自然也就最引人瞩目。

    十人间相互介绍结识。

    入殿觐见前有一个小仪式,朝廷会安排十位同乡官员为他们佩戴荷包和忠孝带,以表忠义、官途传承。

    正巧,为裴少淮佩戴的同乡官员正是余通政使,他正好是京都宛平县人。

    “你的见解,我很赞成。”余通政使笑道,又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官职,有意揽才。

    裴少淮自然意会,言道:“晚辈谢通政使大人举荐提携。”

    礼部官员开始传召,每个人进去的时间很短,很快就轮到了裴少淮。

    宝座上,天子居高临下,一进来便可察觉到其气度气场,然说话时语气平和,好似寻常长辈问话,问题很简短,无非是问问籍贯年岁之类,顺带看看相貌气质罢了。

    裴少淮毕竟出身伯爵家,入场后首次与天子殿内相谈,礼节周到而不急不缓,只是手心有些冒汗而已,一直藏在宽袖之下,算得上是镇定自若。

    圣上对裴少淮多问了几句,见他年轻便问:“可有婚配?”

    裴少淮说已有婚约,圣上又问是哪个人家。

    “禀圣上,是大理寺少卿杨大人长女。”

    圣上抚须颔首,言道:“不错。”又关心问道,“记朕委派你父亲南下任职,家中可有甚么难处”

    “谢圣上关切,家中一切安好无虞。”

    礼部官员前来,将裴少淮带下,至此,这场简短的面见结束。

    众人只知晓自己入了前十,至于是一甲还是二甲,尚不得知,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开始兴奋。

    便是不能得一甲,二甲前七也很是了不得了。

    十人的名单速速在京都城各会馆传播开,众人最为吃惊的是,争夺状元的热门人选河西才子谢英晟竟连前十都未入。

    至于结果如何,明日传胪大典自见分晓。

    学子们又是一夜无眠,兴奋之情实在难以抑制。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MM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96章 第 96 章,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十月阅读并收藏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